[实用新型]超薄壁电池盖注塑模具有效
申请号: | 201521014294.X | 申请日: | 2015-12-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5326136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22 |
发明(设计)人: | 黄和生;沈明;施祥来;查育君;胡素莹;黄宗福;李德强;倪芳平;李果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立创精密模具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5/26 | 分类号: | B29C45/26;B29C45/27;B29C45/32 |
代理公司: | 苏州创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2103 | 代理人: | 范晴;程东辉 |
地址: | 215103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薄壁 电池 注塑 模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模具,具体涉及一种超薄壁电池盖注塑模具。
背景技术
现代注塑生产企业属于劳动密集型与技术密集型的结合,半手工、半自动化生产模式。注塑加工企业的管理涉及面广,流程繁杂,函盖了塑胶原料性能、产品结构、模具结构、注塑机性能、注塑工艺调校、塑胶助剂(配色)、塑胶制品性能的测试、注塑件品质管制、注塑工程管理、现场车间管理及安全生产等多方面的知识。
由于国情的特殊性,我国逐渐转变成世界少有的产品加工大国,世界工厂的概念愈加显着,注塑业已进入了一个完全微利时代。降低成本、保证稳定的品质、持续创新是微利时代赢得市场的唯一出路,也是企业从市场降价风暴中脱颖而出的最佳时机。
近年来,笔记本电脑、移动电话和个人数字助理等3C产品更新换代的速度非常快。产品的设计理念正朝着“轻、薄、短、小”方向发展,同时人们对这些产品的需求也正在快速增长。薄壁注塑成型技术已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以美、德和日本等国为首的发达国家纷纷投资大力开发研究该技术。它已成为塑料成型行业中新的研究热点,是一项具有深远意义和重要作用的未来技术。
塑件薄壁化有很多优点,但却降低了塑件的可成型性,以至于用常规的注塑成型方法无法成型这些薄壁塑件。在进行薄壁塑件的成型时,存在三个常见问题:短射、翘曲变形和熔接线。
(1)短射短射(shortshots)是指由于模具型腔填充不完全造成塑件不完整的质量缺陷,即熔体在完成填充之前就已经凝结。常规注塑成型的填充过程和冷却过程是交织在一起的。当聚合物熔体流动时,熔体前沿遇到相对温度较低的型芯表面或型腔壁,就会在其表面形成一层冷凝层。熔体在冷凝层内继续向前流动,随着冷凝层厚度的增加,实际型腔流道变窄,冷凝层厚度对聚合物的流动有着显著的影响。因为常规注塑成型时塑件的厚度较厚,所以此时冷凝层对注塑成型的影响还不是很大。但在薄壁注塑成型中,当冷凝层的厚度与塑件厚度之比随着塑件厚度的变薄逐渐增加时,这个影响就很大。
研究表明,当塑件的厚度减小时,冷凝层对流动的影响将会以指数形式增加,这也更说明了冷凝层在薄壁注塑成型中的影响之大。如果仅从注塑成型考虑,则需要注塑机有高的注射速率,使塑料熔体填充型腔的速率超过冷凝层成长的速率(或者使冷凝层的成长速率变慢),这样才可在流动截面封闭前完成填充动作,但会造成注塑过程不稳定。
(2)翘曲变形翘曲变形是不均匀的内部应力导致的塑件缺陷。翘曲变形产生的原因是收缩不均匀、取向不均匀和冷却不均匀。
(3)熔接线熔接线是型腔内两个或多个熔体流动前沿熔合时形成的界线。熔接线不但影响塑件的外观质量,而且在熔接线处易产生应力集中。在设计时通过减少浇口数目或改变浇口位置来减少或改变熔接线的位置,来满足塑件的设计要求。
现有一款超薄电池盖注塑产品,传统的作业方式为在模具上设置多个冷流道进浇点和工艺调整来克服以上的一些缺陷。然而这种生产方式存在注塑过程中会产生多余的料头,生产材料浪费大等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新型结构的超薄壁电池盖注塑模具,以提高塑料进入模具成型腔的温度,延迟塑料在模具内的冷凝时间,进而超薄壁电池盖的成型质量。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超薄壁电池盖注塑模具,包括位于下方的公模仁,位于上方的母模仁,嵌设在所述公模仁中的模仁入子,以及由所述公模仁、母模仁和模仁入子共同形成的薄壁形的成型腔;所述公模仁上设置有与所述成型腔相连通的至少6个热流道进胶孔,还包括与所述热流道进胶孔相连的热流道系统。
本实用新型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还包括以下优选方案:
所述成型腔共有两个,所述公模仁上一共设置有12个所述热流道进胶孔,每一个所述成型腔对应6个所述热流道进胶孔。
与任意一个成型腔相连通的6个热流道进胶孔,大致均匀分布。
与任意一个成型腔相连通的6个热流道进胶孔,大致呈矩形分布,且任意相邻的两个热流道进胶孔的间距大致相等。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
1、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模具上增加热流道系统,直接通过热流道熔融状态的塑料粒子通过阀针直接进入模具型腔内,大大的提高塑料进入模具的温度,延迟塑料在模具内的冷凝时间。
2、本模具上设置了六个与产品型腔相连通的热流道进胶孔,并通过分析而合理确定这六个热流道进胶孔的位置,确保产品收缩均匀和熔接线位置。而且采用热流道注塑,使得在注塑过程中不会产生多余的料头,减少材料浪费的生产成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立创精密模具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立创精密模具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101429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制作通孔结构的模具
- 下一篇:一种童车骨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