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多功能新型生物质户用灶具有效
申请号: | 201521015261.7 | 申请日: | 2015-12-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5351406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29 |
发明(设计)人: | 耿晋;何兴国;田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聚能生物质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B1/20 | 分类号: | F24B1/20;F24B1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45600 湖北省恩***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多功能 新型 生物 质户用 灶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生物质燃烧炉,具体涉及一种多功能新型生物质户用灶具。
背景技术
在能源日益紧张的今天,生物质燃烧机越来越多的关注,应用的范围也越来越广,生物质燃烧机是一种生物质半气化自动控制燃烧机,以生物质颗粒、木屑、木粉、锯末等有机生物质为燃料的生物质高温裂解燃烧机。但是一般的生物质燃烧机由于体积大小、功率大小以及应用范围的限制,生物质燃烧机目前只适用于比较大型的工业生产活动中,无法应用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中。而且虽然生物质燃烧机相对于传统的固体气体燃烧机热转换值更高,而且解决了生物质燃料浪费的问题,但是在实际过程中,除了燃烧机出火口产生的热被合理利用之外,相当一部分热通过燃烧机的机身被浪费了。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多功能新型生物质户用灶具,以解决现有的生物质燃烧机无法应用于日常家庭生活中、热利用效率差等缺陷。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之一种多功能新型生物质户用灶具,包括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本体内设有燃烧室,所述的本体下端设有支脚,所述的本体上端设有桌面板;所述的燃烧室外沿竖直方向设有圆柱状的保温室,所述的燃烧室高度低于保温室;所述的桌面板对应燃烧室位置开设有炊火孔,所述的炊火孔上设有阻火盖板;所述的本体侧壁上分别设有与燃烧室下端连通的料斗和与保温室上端连通的排烟口,所述的料斗与燃烧室之间设有进料装置,所述的燃烧室下端设有风机和出灰口。
进一步,所述的保温室与本体侧壁之间设有隔热保温层,防止高温直接通过本体辐射出来,避免使用者被烫伤的同时使该生物质炊具燃烧产生的热量慢慢地散发。
进一步,所述的燃烧室上端设有可拆卸集火挡板,所述的集火挡板中间开设有出火孔,将火焰更集中的喷出,方便进行烹饪。
进一步,所述的进料装置包括螺旋进料搅龙和通过链条驱动搅龙的电机,保证工作时进料的稳定性。
进一步,所述的本体侧壁对应集火挡板的位置开设有观火口,所述的观火口两端设有高温玻璃,方便使用者实时观测燃烧室内火力大小。
进一步,所述的燃烧室下端进风管路的管口设有电点火装置,可以完成自动点火。
进一步,所述的户用灶具还包括设置在本体下端侧壁上的控制开关和积灰抽屉,用于对灶具的进料速度和火力大小进行调节控制以及对燃烧室排出的燃渣进行处理。
进一步,所述的本体侧壁上进料装置以及风机外设有安全隔板,避免对使用者造成的危险。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多功能新型生物质户用灶具,利用在燃烧室外设置一层保温室,不仅可以利用出火孔喷出的火焰在炊火孔上直接烹饪,还可以利用高温气体在保温室内流动,透过保温室与本体侧壁之间设置的隔热保温层慢慢地透出,供使用者取暖;进料和送风均采用小功率电机驱动,降低了大功率电机工作产生的噪音同时还控制了燃烧室的燃烧规模使之更适合家庭户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序号及名称:1、排烟口,2、燃烧室,3、阻火盖板,4、集火挡板,5、保温室,6、桌面板,7、料斗,8、进料搅龙,9、驱动电机,10、控制开关,11、积灰抽屉,12、风机,13、隔热保温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为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之技术内容、构造特征、所达成目的及功效,以下兹例举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予说明。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聚能生物质设备有限公司,未经湖北聚能生物质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101526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