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防异响的汽车中控台扶手有效
申请号: | 201521016529.9 | 申请日: | 2015-12-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5311396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15 |
发明(设计)人: | 申冠英;施勇晖;陈仕豪;况劲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延锋汽车饰件系统重庆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N2/46 | 分类号: | B60N2/46 |
代理公司: | 重庆市前沿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11 | 代理人: | 谭春艳 |
地址: | 401120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防异响 汽车 中控台 扶手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中控台扶手,尤其涉及一种防异响的汽车中控台 扶手。
背景技术
在汽车副仪表台的后部设置中控台扶手箱,在中控台扶手箱上铰接汽车中 控台扶手,用于承载驾驶人和乘客胳膊的重量,提高驾乘的舒适性,现有的汽 车中控台扶手包括扶手下饰板本体(1)、扶手包覆表皮(2)和罩状的扶手包覆 骨架(3),所述扶手包覆表皮(2)覆盖在扶手包覆骨架(3)外,并且所述扶 手包覆表皮(2)的下端向扶手包覆骨架(3)的侧壁的内侧折弯,并包覆在扶 手包覆骨架(3)侧壁内侧的下部,所述扶手包覆骨架(3)扣在扶手下饰板本 体(1)上,并通过卡接件紧固,所述扶手包覆表皮(2)位于扶手包覆骨架(3) 内侧的部分与扶手下饰板本体(1)的接触,该接触面为光滑面,当挤压扶手下 饰板本体与扶手包覆总成(扶手包覆骨架和扶手包覆表皮)后,扶手下饰板本 体与扶手包覆表皮接触的位置会存在相对运动并产生异响,目前常用的方式为 用防噪剂控制异响,但是涂防噪剂一方面占用人力工时成本,一方面又不能长 久的解决异响问题。因此,提高扶手下饰板本体与扶手包覆表皮匹配异响及晃 动、成本的降低是本领域专家急需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防异响的汽车中控台扶手。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防异响的汽车中控 台扶手,包括扶手下饰板本体、扶手包覆表皮和罩状的扶手包覆骨架,所述扶 手包覆表皮覆盖在扶手包覆骨架外,并且所述扶手包覆表皮的下端向扶手包覆 骨架的侧壁的内侧折弯,并包覆在扶手包覆骨架侧壁内侧的下部,所述扶手包 覆骨架扣在扶手下饰板本体上,并通过卡接件紧固,所述扶手包覆表皮位于扶 手包覆骨架内侧的部分与扶手下饰板本体的接触,其特征在于:所述扶手下饰 板本体的与扶手包覆表皮接触的面为分布有若干凸块和凹坑的不光滑面。采用 上述方案,将扶手下饰板本体与扶手包覆表皮接触的面设计分布有若干凸块和 凹坑的不光滑面,加工时,只需要在扶手下饰板本体上与包覆表皮匹配的周圈 区域通过在扶手下饰板本体模具上加工深度为0.1mm-0.2mm的工艺皮纹即可。 通过该不光滑面增加扶手下饰板本体与扶手包覆表皮的干涉量,并增大摩擦力, 减少扶手下饰板和扶手包覆表皮之间的相对运动量,从而降低噪音及异响。该 不光滑面被扶手包覆表皮遮挡,不会影响整体外观。
在上述方案中:所述卡接件包括分布在扶手包覆骨架顶面内侧的卡接块, 在所述卡接块上开有轴线左右延伸的卡孔,在扶手下饰板本体上对应卡孔设有 由下纵向部分和上横向部分组成的L形的卡块,该卡块的上横向部分卡进卡孔 内。这样扶手包覆骨架和扶手下饰板本体卡接较为方便。
在上述方案中:在扶手包覆骨架的顶面的两侧各设有一排卡接块。 所述扶手包覆骨架的顶面内侧的中部设有上凸部,在该上凸部的下侧设有凹槽, 所述扶手下饰板本体的中部对应上凸部设有下凸部,在该下凸部上对应凹槽设 有下凸块,所述下凸块卡进凹槽中。通过中部的卡接结构,使得扶手下饰板本 体和扶手包覆骨架之间无左右移动。两侧的卡块和卡接块避免扶手下饰板本体 和扶手包覆骨架之间的上下位移,从而保证扶手下饰板本体与扶手包覆骨架之 间的固定强度。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将手下饰板本体的与扶手包覆表皮接触的面设计 为分布有若干凸块和凹坑的不光滑面,增加扶手下饰板本体与扶手包覆表皮的 干涉量,并增大摩擦力,减少扶手下饰板和扶手包覆表皮之间的相对运动量, 从而降低噪音及异响。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A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扶手下饰板本体的背面视图(与扶手包覆骨架靠近的 面)。
图4为图3的A处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如图1-4所示:本实用新型防异响的汽车中控台扶手由扶手下饰 板本体1、扶手包覆表皮2、扶手包覆骨架3、不光滑面a、卡接块4、卡块5、 上凸部6、下凸部7等部件组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延锋汽车饰件系统重庆有限公司,未经延锋汽车饰件系统重庆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101652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简易型车用扶手
- 下一篇:手动滑轨与前支脚的安装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