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兼容多种接口的多硬盘管理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521017661.1 | 申请日: | 2015-12-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5193778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4-27 |
发明(设计)人: | 吴军;李春健;彭智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F3/06 | 分类号: | G06F3/06 |
代理公司: | 桂林市持衡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5107 | 代理人: | 欧阳波 |
地址: | 541004 广西***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兼容 多种 接口 硬盘 管理 系统 | ||
1.一种兼容多种接口的多硬盘管理系统,包括连接屏幕、键盘、鼠标的 微机,微机有数据传输接口,其特征在于:
微机连接主控制模块,主控制模块连接1~10个子控制模块,每个子控 制模块连接1~10个接口转换器;
所述主控制模块包括一个主集线器、一个切换控制器和一个电源模块, 电源模块连接电源接口,并经电源接口与系统电源连接;电源模块连接主集 线器和切换控制器为其供电,电源模块并为本模块连接的子控制模块供电; 主集线器接有一个主数据传输接口,并经切换控制器连接1个控制信号输出 端口和1~10个数据电源接口;主控制模块经主数据传输接口与微机的数据 传输接口连接,传输所选硬盘数据并接收微机的硬盘操作指令;1~10个数 据电源接口每个均包含一个由电源模块分接出的电源接口;主控制模块的 1~10个数据电源接口有唯一的地址,存于主集线器和微机;
所述子控制模块包括一个子集线器、一个硬盘切换控制器和一个子电源 模块;子电源模块连接子集线器和硬盘切换控制器为其供电,并为本模块连 接的接口转换器上的硬盘供电;子集线器接有一个数据电源传输接口,并经 硬盘切换控制器连接1个硬盘控制信号输入端口和1~10个硬盘数据电源接 口;每个子控制模块经其数据电源传输接口与主控制模块的一个数据电源接 口连接,传输硬盘数据并得到供电;子控制模块的地址即所连接的主控制模 块数据电源接口的地址;1~10个硬盘数据电源接口每个均包含一个由子电 源模块分接出的硬盘电源接口;硬盘切换控制器连接一个硬盘控制信号输入 接口,各子控制模块的硬盘控制信号输入接口均与主控制模块的控制信号输 出端口连接;子控制模块的1~10个硬盘数据电源接口有唯一的地址,存于 子集线器和微机;
所述接口转换器一端为与子控制模块的硬盘数据电源接口相配合的适配 接口,适配接口分接另一端的IDE、SATA、SCSI和SAS接口中的多种接口; 接口转换器的适配接口连接子控制模块的硬盘数据电源接口,硬盘通过接口 转换器另一端与其相配的接口连接于本系统,硬盘的地址即为其接口转换器 所连接的子控制模块硬盘数据电源接口的地址。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兼容多种接口的多硬盘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主控制模块的主数据传输接口和微机的数据传输接口为USB接口。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兼容多种接口的多硬盘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主控制模块的控制信号输出端口和子控制模块的硬盘控制信号输入 接口是相配套的串行接口。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兼容多种接口的多硬盘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子控制模块的硬盘数据电源接口与接口转换器的适配接口均为集合 数据通讯及供电电压为一体的USB接口。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兼容多种接口的多硬盘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主控制模块的数据电源接口与子控制模块的硬盘数据电源接口均为 集合数据通讯及供电压为一体的USB接口。
6.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兼容多种接口的多硬盘管理系统, 其特征在于:
所述系统配有多层机柜,机柜的层数与子控制模块的个数相同,每层的 层板上安装一台子控制模块,并具有和该子控制模块硬盘数据电源接口个数 相同的硬盘安装位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兼容多种接口的多硬盘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每层层板的硬盘安装位置上预留有长条形安装孔。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兼容多种接口的多硬盘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机柜每层层板的中部有上下连通的过孔。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兼容多种接口的多硬盘管理系统,其特征在 于:
所述机柜顶层的层板中部有通孔安装散热扇,机柜的侧面有多个进气孔。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兼容多种接口的多硬盘管理系统,其特征在 于:
所述机柜每层的层板底部至少有3个立柱与下一层的相同数量的安装孔相 对应,螺栓连接固定上层的立柱与下层的安装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桂林电子科技大学,未经桂林电子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1017661.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