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城市支线道路立体停车场有效
申请号: | 201521017815.7 | 申请日: | 2015-12-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5206425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04 |
发明(设计)人: | 徐世贤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三赢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H6/10 | 分类号: | E04H6/10;E01C1/00 |
代理公司: | 福州市景弘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19 | 代理人: | 顾克帅;林祥翔 |
地址: | 361024 福建省厦门市***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城市 支线 道路 立体 停车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立体停车场,属于城市公共配套工程设施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各地城市车辆爆发性增长,“停车难”车主们面临越来越多的困扰,在市区繁华路段时常开车兜圈找车位,回家小区车位依然难觅。许多车主无奈之下占用城市道路和社区内盲道、人行道、消防通道等违章停车。这又将出行路堵得水泄不通,每天都要不断在“车龙”中辗转腾挪。有人测算,假定每辆车每年行驶2万公里,时速50公里,则全年的动态交通行驶状态只有400小时,而静态停放状态达8000多小时,占95%以上。停车场总量不足,使用效率不高,是造成当前停车难的主要原因。根据有关部门公布的数据,截至2014年底,北京市共有机动车559.1万辆,机动车保有量与停车位缺口量达到250万个;深圳、上海、广州、南京等城市的停车位缺口均超过150万个。此外,不仅一二线城市车位的供需不平衡,停车难问题甚至已经蔓延到三四线城市。
城市里停车难的地方基本上是在城市中心的支线道路上,那里道路狭窄,停车位十分有限;这样对城市的市容、市貌和交通安全造成严重影响,现有的立体停车场或停车楼均需较大场地,对于停车难的老城区而言土地资源紧张地价又非常高,不适合多建。而对于机械提升式停车楼来说维护成本较高,停车费用比普通停车场要高,目前也没太大的市场吸引力。
中国发明人梁嘉麟申请的中国专利103132740A等一系列专利文献公开一种在道路上建设立体停车场,但其技术一般设置在主干道或十字路口,停车场要求离地7米以上,上下通道需占用一条行车道,对停车场施工要求及占地要求较高;由于主干道相对为快速路,在其上建设极易引发交通事故或拥堵。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解决城市停车难、结构合理、安装、拆卸方便的道路立体停车场。
为达成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一种城市支路立体停车场,架设在城市支线道路上,由模块化钢结构螺接或焊接而成,包括:在道路两侧埋设的若干地桩、固定在地桩上的支柱,架设支柱上的在横梁,铺设在横梁上的若干块停车平台,停车平台与地面高度小于5米,停车平台设有车辆上下的弧形斜坡,弧形斜坡弧形位于道路外部,其下端与道路侧边相连,弧形斜坡下方设有支柱及地桩在入口弧形斜坡前方的道路上设有限高装置和减速带。
所述的立体停车场为两层,在一层停车平台螺接若干立柱,在立柱螺接架设横梁,在横梁上螺接铺设二层停车平台,一层停车平台与二层停车平台间设有车辆上下的斜坡。
在侧边相邻立柱间拉设有固定拉索。
所述的停车平台与地面间设有下楼梯或电梯。
所述的停车平台架设在双向车道上,在一层停车平台上设有调头区。
所述的立体停车平台上方设有顶篷,在顶篷上设有太阳能板。
采用上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在不影响车辆正常通行的情况下将停车场设置在城市支线道路上,不占用土地,采用模块化的设计,安装施工便捷,也可因道路情况变更而快速拆除或迁移。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地桩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立柱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停车平台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层式停车场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层平台到二层平台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斜坡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电梯和楼梯示意图。。
标号说明:
1、地桩;2、立柱;3横梁;41、一层停车平台;411、护拦;42、二层停车平台;431、432、上、下斜坡;51、52、弧形斜坡;6、层顶;7、减速带;8限高装置;9、楼梯和电梯。
具体实施方式
为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构造特征、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详予说明。
本实用新型在城市中心的支路上选好建造道路立体停车场的路段,如图1所示,在道路的中央和两侧埋设若干地桩1,如果道路狭窄,或在单向一条道路上中央地桩可省去,只需在道路两侧埋设地桩即可,地桩的多少取决于停车场建设的大小及材料、环境因素,地桩上的钢筋需凸出地桩表面(图中未示出),以便于地桩与支柱2连接牢固。地桩采用钢筋、水泥浇灌而成,必需牢固可靠。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三赢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未经厦门三赢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101781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