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方便施工的阻水绝缘型电力电缆有效
申请号: | 201521018117.9 | 申请日: | 2015-12-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5247973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18 |
发明(设计)人: | 吴向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吴向阳 |
主分类号: | H01B9/02 | 分类号: | H01B9/02;H01B7/282;H01B7/295;H01B7/18;H01B7/38;H01B7/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62302 福建省***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方便 施工 绝缘 电力电缆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力电缆相关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方便施工的阻水绝缘型电力电 缆。
背景技术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民,电力的需求越来越高,电力电缆作为电力的传输载体之一,也 得到越来越多的应用,与此同时,随着信息化速度的加快,作为通信载体的通讯电缆的使 用的覆盖范围也越来越广泛,目前我国线缆厂家研发电力和通讯复合电缆的企业不多,主 要原因在于同时具备电力和通讯电缆的研发、融合、生产能力企业较少,并需要通过电网 企业的入网认证。
但是传统电缆的结构组成主要有导体、交联聚乙烯绝缘及外保护层,其采用铜带屏蔽 重叠绕包,而且内外护层的材质为聚氯乙烯,这样存在横向阻水性能差的问题,电缆在运 行过程中若有水分进入电缆的绝缘,向电缆内部渗透,则电缆的寿命会大大降低;并且在 施工过程中,工作人员撕破电缆头时很麻烦,需要用到剪刀等工具才能完成,费时费力, 加重了工作人员的负担;另外,由于PVC材料含有大量卤素,燃烧时释放出卤酸气体,对 周围的仪器仪表和设备都有严重的腐蚀性,燃烧而产生的烟雾及有毒有害气体逸出造成的 二次灾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方便施工的阻水绝缘型电力电缆,以解决上述背景技 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方便施工的阻水绝缘型电力电缆,包括缆芯,缆芯由多根绝缘线芯绞合而成,绝 缘线芯的最里层由若干根导体绞合而成,导体采用紧压圆形绞合阻水结构,若干根绞合而 成的导体的外部依次包裹有绝缘材料、绝缘屏蔽层、阻水带、复合带和护层,所述导体与 绝缘材料之间填充有导体屏蔽材料,所述导体屏蔽材料为可剥离半导电屏蔽料,所述导体 的中心平拖有一根半导电阻水带,所述绝缘屏蔽层为铜塑复合带;所述护层之间的空隙处 填充有无卤阻燃填充绳,所述护层与无卤阻燃填充绳的外侧包覆有阻燃聚氯乙烯内护套 层,所述阻燃聚氯乙烯内护套层外包覆有云母带,所述云母带外设置有阻燃聚氯乙烯绝缘 层,所述阻燃聚氯乙烯绝缘层外包裹有外防护层;所述阻燃聚氯乙烯绝缘层与外防护层之 间还设置有撕裂绳,所述撕裂绳沿电缆长度方向放置有两根,所述撕裂绳贯穿整根电缆的 长度。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铜塑复合带的宽度为70mm、厚度为0.25mm且采 用纵向粘结的形式。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绝缘屏蔽层的外面重叠绕包一层半导电阻水 带,半导电阻水带外平拖一根分相色带,色带颜色分别为红、黄、蓝。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云母带的厚度0.05-0.1mm。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外防护层由10层厚度为0.2mm的玻璃纤维带 绕制而成。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采用的导体为圆形导体挤压绞合而成且导体中心平拖一根半导电阻水带的结构, 能有效提高电缆的阻水能力,采用的铜塑复合带的结构使得电缆能够在很好的抗电磁干扰 的基础上提高电缆的阻水性。
2、护层之间的空隙处填充有无卤阻燃填充绳,无卤阻燃填充绳为无卤阻燃材料,能 大大改善电缆的阻燃性能,在电缆燃烧时,降低烟雾的浓度及有害气体的逸出。
3、阻燃聚氯乙烯绝缘层与外防护层之间还设置有撕裂绳,撕裂绳沿电缆长度方向放 置有两根,撕裂绳贯穿整根电缆的长度,设置的撕裂绳在施工时,可以直接撕破电缆头外 皮,免去用剪刀剥开的麻烦,提高了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同时使得电缆具有良好的韧性, 防止电缆因拉扯而抽芯或断掉。
4、缆芯外包覆的阻燃聚氯乙烯内护套层、云母带、阻燃聚氯乙烯绝缘层和外防护层 使得电缆在发生火灾时,能够阻止或阻碍火焰的燃烧且在导体熔点范围内保证电缆持续工 作,有效提高了电缆的使用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方便施工的阻水绝缘型电力电缆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导体、2-导体屏蔽材料、3-绝缘材料、4-绝缘屏蔽层、5-阻水带、6-复合带、 7-护层、8-无卤阻燃填充绳、9-阻燃聚氯乙烯内护套层、10-云母带、11-阻燃聚氯乙烯绝 缘层、12-外防护层、13-撕裂绳。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吴向阳,未经吴向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101811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线束加工用布线装置
- 下一篇:汽车防盗排挡专用排挡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