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冲床废料回收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1018528.8 | 申请日: | 2015-12-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5200384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04 |
发明(设计)人: | 郑证嘉;刘耀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昶兴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D43/20 | 分类号: | B21D43/2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151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冲床 废料 回收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机加工技术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冲床废料回收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现代化加工业的发展,各类冲压件的需求越来越多,通过冲床来加工制造的 工件,均会产生冲切废料,由于冲床加工生产的连续性,大部分冲床均设置有废料桶,用于 收纳冲床排出的废料。
现有技术中,冲床均设置有单废料桶,在生产加工过程中,单一的废料桶收集废料 满桶后,需要停机清除或更换废料桶,因此影响生产的连续性,延误生产时间;由于废料收 集满桶后,重量大,移动搬运不便,通常使用行车更换,作业费时费力,增加更换作业人力成 本,影响生产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冲床废料回收装置,针对现有技术 中的不足,设计一款废料回收装置,无需停机间断,在开机状态下,交替轮换废料回收装置, 从而确保生产加工连续进行,简化操作,提高生产效率。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冲床废料回收装置,包括冲床 废料道、废料、废料车、地轨、导料槽、换向杆、支撑架、摆叉、车轮、拉手,其特征在于:
所述地轨上滑动装配有废料车,所述废料车下部设置有车轮,所述车轮与地轨卡 位滑动连接;所述废料车设置有多辆,所述地轨与废料车设置于所述冲床废料道下方,所述 冲床废料道下方,跨跃所述地轨二侧固定设置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上摆动设置有导料槽, 所述导料槽通过横轴与支撑架连接,所述导料槽下方垂直设置有换向杆,所述换向杆下端 设置有摆叉,所述摆叉沿地轨行进方向设置,所述废料车侧面设置有拉手,所述废料车穿过 所述支撑架,并通过废料车的车板推动所述换向杆,作用于导料槽改变导料方向,所述摆叉 与车板相互挂接限定废料车位置。
所术地轨双向沿伸,所述废料车交替用于接收冲床废料道排出的废料,所述废料 车推送自动作用于换向杆和摆叉,并同步使得导料槽换向排出废料。
所述摆叉与换向杆连接处装配有配重,所述配重通过换向杆作用于导料槽自动重 力复位。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为:通过设置地轨与废料车,取代现有技术中和行车,更换 废料车方便,操作简单;将废料车推送到冲床废料道下方后,由废料车的车板作用于换向杆 与摆叉,自动推动导料槽倾斜变化,将废料导入废料车内;当废料车满载后,拉动废料车上 的拉手,同时从地轨另一侧将空置的废料车沿地轨推送进入支撑架内,并通过换向杆和摆 叉的挂接限位,确保废料车停止在冲床废料道下方。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设计可替换使用的废料 车,取代笨重的行车,无需停机间断作业,在开机连续生产状态下,通过导料槽与换向杆结 合,交替更换使用废料车,从而确保生产加工连续进行,简化操作,提高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 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 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 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公开的一种冲床废料回收装置示意图。
图中数字和字母所表示的相应部件名称:
1.冲床废料道2.废料3.废料车4.地轨
5.导料槽6.换向杆7.支撑架8.摆叉
9.车轮10.拉手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 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 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 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根据图1,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冲床废料回收装置,包括冲床废料道1、废料2、废 料车3、地轨4、导料槽5、换向杆6、支撑架7、摆叉8、车轮9、拉手1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昶兴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昶兴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101852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