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推拉式垃圾桶有效
申请号: | 201521018650.5 | 申请日: | 2015-12-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5274337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01 |
发明(设计)人: | 方卫红;靳伟丽;张金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泰国际高新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F1/08 | 分类号: | B65F1/08 |
代理公司: | 北京风雅颂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403 | 代理人: | 王安娜;李翔 |
地址: | 100086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推拉 垃圾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公共用品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推拉式垃圾桶。
背景技术
垃圾桶在路边如果摆放的不得当或者已经被损坏那就变的很难看,不仅 没有美化的作用,还会破坏城市的形象。传统的垃圾桶很难实现垃圾分类存 放,虽然设置了贴有分类标签的多个垃圾桶,但还是由很多居民没有垃圾分 类意识,使垃圾分类形式化。另外,传统的垃圾桶倒垃圾非常不方便,经常 需要很大的人力、物力,有事甚至需要吊装车来倾倒垃圾。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推拉式垃圾桶,以便于收集 垃圾,同时还能起到绿化环境的作用。
基于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推拉式垃圾桶包括桶体,所述桶体的 顶部向内凹陷形成凹槽,所述凹槽的一侧边缘沿着水平方向延伸形成承接平 台,所述承接平台上设置有承接槽,所述桶体的左右两侧的底部分别开设有 用于安放盛物筒的置筒槽,所述桶体的前侧的顶部开设有开口,所述开口与 置筒槽贯通,从而使垃圾能够通过该开口进入置筒槽内。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承接平台上设置有多个承接槽,且 所述多个承接槽沿着水平方向均匀分布在承接平台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开口的数量为两个,且所述两个开 口沿着水平方向分布。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桶体两侧的置筒槽之间设置有隔 板,每个开口分别对应一个置筒槽。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桶体两侧的置筒槽互相贯通。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置筒槽的开口处设置有盖体,用于 将盛物筒隐藏在所述置筒槽内。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凹槽由顶部至底部逐渐变窄,所述 桶体的前侧从顶部至中上部逐渐向外倾斜,再从中上部至底部逐渐向内倾 斜,所述开口位于所述向外倾斜段,所述置筒槽正对着所述向内倾斜段。
从上面所述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推拉式垃圾桶方便组装和生产 制造,可以有效实现垃圾分类,而且垃圾收集空间大,采用推拉式的方式安 放盛物筒,可以有效节省人力、物力。该垃圾桶不但可以减少施工工序,还 能保证其稳定性、牢固性和整体性。并且可拆装重复使用,使用年限增加。 而且凹槽、承接平台的设计,使推拉式垃圾桶更加简洁美观,同时提高路面 绿化面积,使路面更加美观,整洁。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推拉式垃圾桶的立体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推拉式垃圾桶的侧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推拉式垃圾桶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具体 实施例,并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推拉式垃圾桶包括桶体,所述桶体的顶部向内凹陷形 成凹槽,所述凹槽的一侧边缘沿着水平方向延伸形成承接平台,所述承接平 台上设置有承接槽,所述桶体的左右两侧的底部分别开设有用于安放盛物筒 的置筒槽,所述桶体的前侧的顶部开设有开口,所述开口与置筒槽贯通,从 而使垃圾能够通过该开口进入置筒槽内。
参见图1和图2,分别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推拉式垃圾桶的立体结构 图和侧视图。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推拉式垃圾桶包括桶体 1,所述桶体1的顶部向内凹陷形成凹槽3,所述凹槽3的一侧边缘沿着水平 方向延伸形成承接平台4,所述承接平台4上设置有承接槽5,所述凹槽3可 以用于种植植物,从而有利于改善路面的绿化环境,同时将该垃圾桶充分利 用。所述承接平台4上可以设置多个承接槽5,所述承接槽5也是向内凹陷 形成的,用于承接烟灰、烟头等不能直接扔入垃圾桶内的物件。优选地,如 图3所示,所述承接平台4上设置有多个承接槽5,且所述多个承接槽5沿 着水平方向均匀分布在承接平台4上,从而充分提高该推拉式垃圾桶的利用 率。不仅如此,如果植物茂盛,可以将该推拉式垃圾桶遮挡在植物中,使环 境更为美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泰国际高新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中泰国际高新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101865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