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体化阳台太阳能热水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521018676.X | 申请日: | 2015-12-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5191940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4-27 |
发明(设计)人: | 叶少帆;田炜;瞿燕;夏麟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东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J2/04 | 分类号: | F24J2/04;F24J2/46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 代理人: | 张海英;林波 |
地址: | 200011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体化 阳台 太阳能 热水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太阳能热水系统相关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体化阳台太阳 能热水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能源需求日益膨胀,煤炭、石油等资源日益紧 缺,以及传统资源的过度开采和废气废渣的排放,给人类生存环境带来巨大的 破坏。这些危机无不促使人类开始重新审视环境,为了地球的可持续发展,人 类必须寻找新的可替代能源。作为地球上最清洁的可再生能源的太阳能是大自 然赋予人类最宝贵的绿色能源之一,如何科学地利用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成为 全世界面临的共同课题。
截止至2007年底,中国太阳能热水器产量达2300万平方米,总保有量达 1.08亿平方米,占世界的55%,成为全球太阳能热水器生产和使用第一大国。 我国制定的可再生能源发展规划明确提出了太阳能热水系统发展目标到2020年 热水器产量要达到3亿平方米。太阳能热水系统已成为当今太阳能利用技术系 统中最为成熟和发展最快的产业。
太阳能热水系统可以把太阳光能转化为热能,将水从低温度加热到高温 度,以满足人们在生活、生产中的热水使用。因此,太阳能热水系统必须安装 在能够见到阳光的地方,如阳台、建筑屋顶。目前通常是在阳台或屋顶安装太 阳能热水系统,其水箱、供水水泵以及热媒管线等均裸露在外,经过长时间的 风吹日晒雨淋等,裸露在外的热媒管线、水箱以及供水水泵的壳体上会堆积尘 土,影响其工作并加快了其老化速度;此外,如果室外温度较低,而水箱内的 水温较高,会进一步的缩短水箱的使用寿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体化阳台太阳能热水系统,以避免热媒管 线、水箱以及供水水泵的壳体上堆积尘土以及实现对集热系统各个部分进行定 期的维护和检修,延长其使用寿命。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体化阳台太阳能热水系统,安装在阳台墙壁上,该系统包括依次相连的 集热器、水箱以及供水水泵,还包括设有相对开口的安装箱,所述集热器倾斜 设置在安装箱其中一开口端,另一开口端安装在阳台墙壁上;所述集热器、安 装箱以及阳台墙壁构成一个安装空间,所述水箱和供水水泵均设于集热器的一 侧且均位于所述安装空间内。
进一步的,所述阳台墙壁上转动设有检修门。
进一步的,所述安装箱包括安装箱本体,所述安装箱本体包括水平设置且 相互平行的上板和下板,竖直设置于上板和下板两侧且相互平行的第一侧板和 第二侧板。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为梯形板,且所述上板的长度小于下 板的长度;所述集热器安装在所述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的倾斜边上。
进一步的,所述安装箱本体内设有平行于下板设置的支撑板,所述水箱设 于支撑板下端,所述供水水泵设于支撑板上端。
进一步的,所述下板上多个通气孔。
进一步的,所述水箱上设有热水管和补水管。
进一步的,所述集热器与水平面呈60度-70度。
进一步的,所述集热器为平板式集热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集热器、安装箱以及阳台墙壁构 成一个安装空间,将水箱、供水水泵以及热媒管线等均设于该安装空间内,避 免了上述各部件裸露设置使其上堆积灰尘以及风吹日晒雨淋等,延长其使用寿 命;在阳台墙壁上开设检修门,便于对集热系统各个部分进行定期的维护和检 修。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所述安装箱本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所述阳台墙壁与检修门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安装箱;11、支撑板;12、安装箱本体;121、上板;122、下板; 1221、通气孔;123、第一侧板;124、第二侧板;2、集热器;3、供水水泵; 4、水箱;41、热水管;42、补水管;5、换热循环水泵;6、阳台墙壁;61、 检修门;62、热水管孔;63、补水管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东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华东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101867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