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基于互联网视频监控的楼宇对讲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521019074.6 | 申请日: | 2015-12-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5232366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11 |
发明(设计)人: | 赵永明;唐晓峰;王志强;陆裕刚;张春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赵永明 |
主分类号: | H04N7/18 | 分类号: | H04N7/18;H04N7/14;H04L29/08 |
代理公司: | 北京双收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1 | 代理人: | 陈磊;黄玉华 |
地址: | 264000 山东省烟台市***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互联网 视频 监控 楼宇 对讲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楼宇对讲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互联网视频监控的楼宇对讲系 统。
背景技术
楼宇对讲系统是指在多层或高层建筑中实现访客、住户和物业管理中心相互通话、进行 信息交流并实现对小区安全出入通道控制的管理系统。楼宇对讲技术发展经历了四个阶段, 最早的楼宇对讲系统仅采用发码、解码电路或RS485进行小区域单个建筑物内的通讯,只有 单元对讲功能,分散控制不利于小区的统一管理。随着人们需求的逐步提升,原来没有联网 和不可视的楼宇对讲系统已无法得到满足,于是进入采用单片机的现场总线技术阶段,将小 区分散的系统联网互组,统一管理,协调运行。但随着市场需求不断扩大,经过大量应用, 传统总线可视对讲系统也表现出一定的局限性,抗干扰能力差,传输距离受限,占线情况严 重,不能共用小区综合布线,工程量大,安装成本高。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以及互联网应 用普及,楼宇对讲系统进入第三个高速发展期,基于ARM或DSP的局域网技术产品逐渐推出, 适合复杂、大规模及超大规模小区组网需求,利用小区现有网路,免去工程施工,更方便系 统升级和扩展。但这种全数字式楼宇对讲系统也存在一定的缺陷,网络运营成本较高,存在 系统稳定性差、网络安全隐患等问题。本专利申请属于第四阶段的楼宇对讲产品,将互联网 技术充分应用,克服第三代产品广泛存在的缺陷,以及现有第四代产品细节技术上的不足。
本专利申请以实现安全可视对讲为目的,着重研究可视对讲中视频监控及调阅技术。首 先,现有数字式楼宇对讲系统构建于小区局域网上,局域网的出口带宽具有局限性,难以胜 任按需向多个用户分发视频的工作;其次,现有视频采集一般采用将摄像头模块集成到门口 机进行,只有在呼叫时,门口机才向被叫传送视频,这种方式也难以满足多个用户用室内机 同时调阅门口机视频的需求,通常为了安全起见,在单元入口还要单独安装监控摄像头,不 易于统一管理,还增加了建设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存储在门口机内的视频难以被多个用户同时调阅,为了确 保楼宇安全需另外安装摄像头增加建设成本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互联网视频监控的楼宇 对讲系统。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基于互联网视频监控的楼宇对讲系统,包括接入小区局域网的楼 宇对讲门口机和楼宇对讲平台,用户端,所述楼宇对讲门口机用于来访者发起来访请求、来 访者与用户可视对讲,所述用户端包括接入小区局域网的楼宇对讲室内机,所述楼宇对讲室 内机用于用户应答来访请求并调阅来访视频,与来访者可视对讲,以及开启门禁。在现有技 术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还作出如下改进:还包括接入互联网的互联网摄像机以及接入小区 局域网的小区视频监控平台,
所述互联网摄像机用于采集来访者音频和视频,并将来访者音频和视频压缩成音视频流 供用户端调阅,所述互联网摄像机还用于接收用户反向音频流并传送给楼宇对讲门口机;
所述小区视频监控平台用于管理互联网摄像机采集来访者音频和视频,以及将所述音视 频流传送至用户端供用户调阅,所述小区视频监控平台还用于接收用户反向音频流并传送给 互联网摄像机。
进一步的,所述互联网摄像机的音频输入与楼宇对讲门口机的音频输出连接,用于采集 来访者音频并发送给用户端;所述互联网摄像机的音频输出与楼宇对讲门口机的音频输入连 接,用于接收用户反向音频并传送给楼宇对讲门口机。
进一步的,所述用户端还包括接入互联网用于用户应答来访请求并调阅来访视频,与来 访者可视对讲,以及开启门禁的移动终端。
优选的,所述移动终端为可进行无线通信的智能手机或平板电脑。
进一步的,还包括接入互联网的云视频监控平台,所述云视频监控平台用于向移动终端 传送来访者音视频流,以及向互联网摄像机传送用户反向音频流。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楼宇对讲门口机集成接入互联网的互联网摄像机,替代原有的内置摄像头模块和麦克 风模块,打破传统采集来访者音频和视频方式的局限性,基于视频监控的视频可被多个用户 同时调阅,并且不对小区带宽产生影响。
2、集可视对讲与小区安防于一体,无需额外安装摄像头,可24小时全天候视频监控, 安全性更具保证,并且免去重复投资,节约建设成本。
3、集成小区监控与互联网监控两个监控平台,用户在不同场景分别调用不同平台来实现 可视对讲,更为方便和智能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赵永明,未经赵永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101907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