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土木工程建筑用混凝土搅拌机有效
申请号: | 201521019298.7 | 申请日: | 2015-12-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5310513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15 |
发明(设计)人: | 郭秋兰 | 申请(专利权)人: | 新余学院 |
主分类号: | B28C5/16 | 分类号: | B28C5/16;B28C5/48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精诚新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5218 | 代理人: | 方惠春 |
地址: | 338000 江西***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土木工程 建筑 混凝土搅拌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搅拌机,具体是一种土木工程建筑用混凝土搅拌机。
背景技术
混凝土搅拌是土木工程中常用的的技术,此中必会用到搅拌机,由于混凝土属于一种多相材料,由固相、液相、气相组成,所以混凝土气泡的存在是必然的,不可避免的。混凝土表面气泡的存在会影响工程的观感质量,更重要的是它反映了该工程质量可能存在潜在风险。可以通过技术手段减少有害气泡的数量,增加有益气泡的数量,对混凝土性能进行改善。因此,工程技术人员应给予足够的重视。根据成因不同,一般认为在新拌混凝土中引入的空气在混凝土硬化后所占据的空间形态称为气泡,而未水化消耗的拌合用水在混凝土硬化体中所形成的结构称为孔隙。按照混凝土孔结构来划分,气泡属于孔隙的一种。而且因为工程施工往往占地很大,有时候就需要对搅拌机进行移动,但是现有的搬运车往往减震效果很差,多次移动搅拌机对于其使用寿命会有所降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土木工程建筑用混凝土搅拌机,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土木工程建筑用混凝土搅拌机,包括搅拌桶,所述搅拌桶上端设有开口,开口上安装有搅拌盖,搅拌盖上穿过有外电机,搅拌盖的四周设置有卡槽,卡槽与搅拌盖固定连接,搅拌桶的开口端上设有与卡槽相配合的凸块,所述外电机的电机轴通过联轴器与螺纹搅拌棒固定连接,所述螺纹搅拌棒内部设有震动腔,震动腔的顶部固定设置有内电机,内电机的输出轴与连接索固定连接,连接索长度小于螺纹搅拌棒的长度,连接索由上至下依次固定设置第一重锤和第二重锤;所述搅拌桶的底部侧壁设有出料口,搅拌桶的下端设于固定板上,固定板的下表面设有固定凹槽,固定凹槽内固定有减震块,减震块下端安装于底板上端,底板上表面与减震块接触处设有安装凹槽,所述底板的上端两侧设有L型固定座,L型固定座的上端连接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与底板之间还设有弹簧,所述底板的下部还设有滚轮,底板与滚轮之间设有连接杆,连接杆两端均为铰接连接,连接杆的中部与底板之间设有减震杆,减震杆包括导向杆,导向杆上套有减震弹簧。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震动腔内部涂有减震涂层。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减震涂层为橡胶材质。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螺纹搅拌棒的螺纹间距大于5cm。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卡槽与凸块接触处设有密封垫。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出料口上设有控制阀。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在搅拌过程中加入了震动装置可以使整个混凝土柱中的气泡更好的排出,搅拌加震动的方式可以进一步减少混凝土铸造成品中的气泡;整体方便移动,且设置了双级减震,提高了减震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土木工程建筑用混凝土搅拌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土木工程建筑用混凝土搅拌机中螺旋搅拌杆的半剖视图;
图中:1-搅拌桶、2-搅拌盖、3-外电机、4-电机轴、5-联轴器、6-卡槽、7-凸块、8-螺纹搅拌棒、9-内电机、10-连接索、11-第一重锤、12-第二重锤、13-震动腔、14-减震涂层、15-出料口、16-固定板、17-底板、18-L型固定座、19-弹簧、20-固定凹槽、21-减震块、22-安装凹槽、23-滚轮、24-连接杆、25-减震杆、251-导向杆、252-减震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新余学院,未经新余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101929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