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烤炉有效
申请号: | 201521020722.X | 申请日: | 2015-12-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5161701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4-20 |
发明(设计)人: | 孔令金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志铭实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1B1/00 | 分类号: | A21B1/00;A21B3/13 |
代理公司: | 上海百一领御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43 | 代理人: | 陈贞健 |
地址: | 201322 上海市浦东新区***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烤炉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烧烤工具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烤炉。
背景技术
现有的烤炉内部的烤盘等功能部件多为固定的结构,从而使得烤炉的 内部结构和功能较为单一,如果配置较多功能部件,同时又有体积大,占 地空间大的问题,从而使得烤炉的适用范围具有较大的局限性。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而提供一种烤炉,内部 功能组件可根据需要自由组合和调换,具有使用范围广、使用灵活、功能 多占地小的优点。
实现上述目的的技术方案是: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烤炉,包括一炉体、复数个炉架和复数个第一功能 件,所述炉体形成炉腔,所述炉架间隔布置于所述炉腔内并将所述炉腔分 隔为连通的复数个烧烤空间,每一所述烧烤空间两侧的炉架沿水平方向设 置有相互配合的复数对第一导轨,所述第一功能件可拆卸地架设于所述第 一导轨上。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第一功能件包括挂盘、置炭底板、 接灰盒和烧烤篮其中的一种或其任意组合。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挂盘包括一框体和复数个挂杆, 所述挂杆间隔固定于所述框体内,所述挂杆上表面间隔形成复数个定位槽。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置炭底板包括单格置灰底板和/ 或双格置灰底板。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于,还包括第二功能件,所述第二功能件 可吊设于所述挂盘上。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第二功能件包括烤串挂针、吊烤 钩和/或烤鱼夹。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于,还包括至少一第三功能件;每一所述 烧烤空间的顶面和底面设置有相互配合的第二导轨;所述第三功能件插设 于所述烧烤空间顶面和底面的所述第二导轨上。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第三功能件包括大件烤物夹和/ 或隔热板。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于,还包括一烟气排放机构,所述炉体顶 部形成排气口。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排气口包括一主排气口和两辅助 排气口,所述主排气口通过所述烟气排放机构连通所述炉腔,所述辅助排 气口外置风机。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炉体形成与每一所述烧烤空间对 应的复数个操作窗口,每一所述操作窗口设置有门扇。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了以上技术方案,使其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是:
炉架用于分隔形成烧烤空间,并用于设置第一导轨。复数对第一导轨 的采用实现了第一功能件的自由组合安装采用和替换,从而可根据实际需 要采用所需第一功能件,并合理分配烧烤空间。挂盘用于给第二功能件提 供悬挂面。烧烤篮可用于烧烤海鲜等食材。烤串挂针用于串挂烤制食材, 吊烤钩用于吊烤食材,烤鱼夹用于烤鱼。第二导轨的采用实现了第三功能 件的自由安装和替换,从而可根据实际需要采用所需第三功能件。大件烤 物夹用于烧烤制备体积较大的食材。隔热板可根据需要阻隔炉腔内部空间, 达到防止串味和热量集中防止热源浪费的功能。主排气口和烟气排放机构 配合用于排出烟气,并通过排出炉内热气调节炉内温度,如果炉内温度过 高,通过烟气排放机构的排气阀调节打开风门可降低炉内温度。辅助排气 口与外置风机的配合,实现在开启炉体门扇时,将门扇部残留的少量烟气 吸引至炉顶排出,进一步保证炉体门扇开启时的无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烤炉未安装门扇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烤炉安装门扇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烤炉俯视图;
图4、图5、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使用状态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挂盘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大件烤物夹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大件烤物夹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烤鱼夹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烧烤篮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吊烤钩的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烤串挂针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志铭实业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志铭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102072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弹性成像中的应变增益补偿的方法和系统
- 下一篇:按钮开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