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发动机的缸体及发动机有效
申请号: | 201521021425.7 | 申请日: | 2015-12-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5154421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4-13 |
发明(设计)人: | 郭兴光;王晓庆;崔磊;张明广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福田康明斯发动机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2F1/20 | 分类号: | F02F1/20;F02F1/14 |
代理公司: | 北京润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83 | 代理人: | 邝圆晖;李翔 |
地址: | 102206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发动机 缸体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发动机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发动机的缸体及发动机。
背景技术
发动机缸体是构成发动机的重要零部件,也是发动机总成进行装配时的 基础零件。
发动机缸体的作用是支承活塞、连杆、曲轴等运动部件,以确保这些部 件在工作时的处于准确的位置;通过发动机缸体把发动机的各个组成机构如 曲柄连杆机构(包括活塞、连杆、曲轴、飞轮等零件)、配气机构(包括缸 盖、凸轮轴等)以及供油、润滑、冷却等机构连接成一个整体。发动机缸体 可以保证发动机的换气、冷却和润滑等功能的实现,并且各种辅助系统、部 件提供安装基础。
在外形及结构上,发动机的缸体大多与上曲轴箱常铸成一体。位于缸体 上部中的的圆柱形空腔称为气缸,下半部为支承曲轴的曲轴箱,其内腔为曲 轴运动的空间。为了满足润滑和冷却的功能需求,缸体可以是包含缸孔、油 道和水道等较复杂内部结构的一体式部件,在缸体内部同时铸有许多加强 筋,缸体侧面等外表面加工为安装装配缸盖、油底壳、齿轮室、飞轮壳、悬 置支架等零部件的结合安装表面。
缸体的功用决定了其形状复杂、壁薄、呈箱形,要求有一定的强度和足 够的刚度,重量轻并且具有优良的热疲劳性能。在一定值内,此外机体的外 廓尺寸要紧凑,以便减轻质量。机体各部接缝处要严密,防止漏水、漏气和 漏润滑油。
现有的发动机缸体各个外表面通常可以作为其他附件零件的安装结合 面,例如,可以通过缸体的表面安装机油泵或机油冷却器等,机油泵或机油 冷却器通过形成在缸体表面的孔和腔与缸体内部的机油管路或冷却液管路 形成相应的循环管路。然而,机油泵或机油冷却器的安装需要借助于其他部 件腔道和管路来衔接缸体与机油泵或机油冷却器之间的管路,增加了零部件 数量,不仅使装配操作更复杂,也增加了生产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以省略部分机油连接管路的发动机的 缸体。
另外,本实用新型的目的还包括提供一种可以省略部分机油连接管路的 发动机。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发动机的缸体,该缸体的外表 面上形成有用于安装机油泵的机油泵安装凸台,其中,所述机油泵安装凸台 的凸台安装面上形成有由机油泵的配合安装面封盖的多个机油槽,所述机油 槽构成为发动机机油循环管路的至少一部分。
优选地,多个所述机油槽包括机油过渡槽,该机油过渡槽分别与所述缸 体的冷却机油输出孔和排气侧机油输入孔连通。
优选地,多个所述机油槽包括机油输入槽,该机油输入槽能够分别与所 述机油泵的出油孔和所述缸体的机油输入孔连通。
优选地,多个所述机油槽包括卸压槽,该卸压槽能够分别与机油泵的卸 压出口以及油底壳连通。
优选地,所述机油槽通过加强筋分隔为多段。
优选地,所述缸体的外表面还形成有机油冷却模块安装凸台,该机油冷 却模块安装凸台的安装面上形成有冷却液凹腔,该冷却液凹腔能够与机油冷 却模块的安装面配合形成冷却液腔室,该冷却液腔室能够分别连通于所述缸 体的冷却液管路的入口以及所述机油冷却器模块的冷却液出口。
优选地,所述冷却液腔室用于容纳所述机油冷却模块的机油冷却器以通 过冷却液冷却所述机油冷却器。
优选地,所述机油冷却器安装凸台的安装面上形成有彼此连通冷却机油 凹腔以及冷却机油入口。
另外,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发动机,其中,该发动机包括机油泵、 机油冷却模块根据以上方案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发动机的缸体。
优选地,所述机油泵的安装面上形成有能够与所述机油槽对齐安装的凹 槽部。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缸体的机油泵安装凸台上形成机油槽并配合 机油泵形成机油管路,以连接缸体的机油管路或缸体与机油泵之间的管路, 从而可以省略额外的机油管,减少了部件的数量,降低整体重量,提高了缸 体的集成度,便于安装维修。
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 说明。
附图说明
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 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 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福田康明斯发动机有限公司,未经北京福田康明斯发动机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102142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车辆的碳罐组件和具有其的车辆
- 下一篇:一种发动机缸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