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具有雷达扫描功能的灯具有效
申请号: | 201521021747.1 | 申请日: | 2015-12-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5336612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22 |
发明(设计)人: | 陈银奇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银奇 |
主分类号: | H05B37/02 | 分类号: | H05B37/02 |
代理公司: | 济南舜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7205 | 代理人: | 张亮 |
地址: | 457400 河南省濮***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雷达 扫描 功能 灯具 | ||
1.一种具有雷达扫描功能的灯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室内照明设备、雷达感应器、无线通信模块、触摸控制显示屏以及控制装置;
所述雷达感应器与所述无线通信模块电连接,所述雷达感应器用于感应人体进入室内,并通过无线通信模块将人体感应信号发送至控制装置;
所述控制装置包括:无线接收模块、照明雷达控制模块;
所述无线接收模块用于通过无线网络接收所述雷达感应器发送的人体感应信号;
所述照明雷达控制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无线接收模块接收的人体感应信号,控制室内照明设备开启;当所述无线接收模块停止接收的人体感应信号时,所述照明雷达控制模块控制室内照明设备关闭;
所述触摸控制显示屏与所述控制装置电连接,所述触摸控制显示屏用于显示系统的工作状态,以及用于接收用户输入的控制指令,并传输至所述控制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雷达扫描功能的灯具,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与所述控制装置电连接的光线传感器;
所述控制装置包括:光照度设定模块、雷达控制模块;
所述光照度设定模块用于设置室内光线亮度阈值;
所述雷达控制模块用于控制所述雷达感应器的开启或关闭,且当室内的光线亮度低于所述光照度设定模块设置的室内光线亮度阈值时,所述雷达控制模块控制所述雷达感应器开启;当室内的光线亮度高于所述光照度设定模块设置的室内光线亮度阈值时,所述雷达控制模块控制所述雷达感应器关闭。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雷达扫描功能的灯具,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用于抑制电磁干扰的滤波整流电路、用于提高功率因素的功率因素电路、降压电路;
所述滤波整流电路输入端与交流电源连接,所述滤波整流电路输出端与功率因素电路输入端连接;
功率因素电路输出端分别与降压电路输入端和所述室内照明设备连接;
降压电路输出端分别与所述雷达感应器和所述控制装置连接,所述降压电路用于提供低压直流电源。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雷达扫描功能的灯具,其特征在于,
雷达感应器包括:电容C1、电容C2、电容C3、电阻R1、电阻R3和雷达感应探头IR、雷达感应芯片、电阻R4、电阻R5、电阻R6、电阻R7、电阻R8、电阻R9、电阻R11、电容C4、电容C5、电容C6、电容C7、电容C8以及电容C9;
所述电容C1的第一端与工作电流接口连接,电容C1的第二端接地,电阻R1的第一端与工作电流接口连接,电阻R1的第二端通过电容C2接地,电阻R1的第二端还与人体感应探头IR的电源端连接,人体感应探头IR的接地端接地,人体感应探头IR的输出端与所述雷达感应芯片电路的输入端电连接,人体感应探头IR的输出端还分别与电容C3以及电阻R3的第一端连接,电容C3以及电阻R3的第二端均接地;
所述雷达感应芯片的第一口接地,雷达感应芯片的第二口与模式选择电路的控制端连接,雷达感应芯片的第三口通过电阻R11与电容C8的阳极连接,电容C8的阴极接地,雷达感应芯片的第四口与电容C8的阳极连接,雷达感应芯片的第五口与电容C9的阳极连接,电容C9的阴极接地,雷达感应芯片的第六口通过电阻R9与电容C9的阳极连接,雷达感应芯片的第七口接地,雷达感应芯片的第八口与工作电流接口电连接,雷达感应芯片的第九口与光控感应电路的输出端连接,雷达感应芯片的第十口通过电阻R6接地,雷达感应芯片的第十一口与工作电流接口电连接,雷达感应芯片的第十二口与电阻R5的第一端连接,雷达感应芯片的第十一口还与电容C6的第一端连接,电阻R5的第二端与电阻R4的第一端连接,电容C6的第二端也与电阻R4的第一端连接,电阻R4的第二端与电容C4的阳极连接,电容C4的阴极与雷达感应芯片的第十六口连接,电容C4的阴极还通过电阻R7与雷达感应芯片的第十五口连接,电容C7的第一端与电容C4的阴极连接,电容C4的第二端与雷达感应芯片的第十五口连接,雷达感应芯片的第十五口还依次通过电阻R8和电容C5接地,雷达感应芯片的第十三口与电阻R5的第二端连接,雷达感应芯片的第十四口与人体感应电路的输出端电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银奇,未经陈银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1021747.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基于微片的药物制剂
- 下一篇:阳极及其制造方法、二次电池及其制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