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煤矿井下通风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1021909.1 | 申请日: | 2015-12-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5189925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4-27 |
发明(设计)人: | 秦涛;刘永立;董长吉;陈猛;姜春力;柴源;刘旸;邱照辉;张明;王彬 | 申请(专利权)人: | 黑龙江科技大学;秦涛;刘永立 |
主分类号: | E21F1/00 | 分类号: | E21F1/00;F04D29/58;F04D29/66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龙科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23206 | 代理人: | 高媛 |
地址: | 150027 黑龙江***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煤矿 井下 通风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通风设备,具体为煤矿井下通风装置,属于矿井安全设备领域。
背景技术
在高耗能的现如今,为了能获得更多的资源,矿井进行煤矿的开采一般都比较深,由于深井下空气比较细薄,为了安全开矿往往需要对矿井进行通风处理。通风处理一方面可以降低矿井内的瓦斯浓度,另一方也可以给施工人员提供充足的氧气。但是传统的通风装置大多没设置吸热装置,使得装置在长时间使用时容易造成过热,降低了装置的使用年限,且没有安装减震器,在通风时噪声比较大。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煤矿井下通风装置。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煤矿井下通风装置,包括过滤网、吸热板、固定支柱、开关按钮、风扇叶、电动机、连接卡扣、外壳、出风管口、底座和减震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动机通过固定支柱与外壳连接固定,所述外壳上位于电动机的正上方安装有开关按钮,所述电动机的一侧还连接有风扇叶,所述外壳的连接处设置有连接卡扣,所述连接卡扣的一侧连接有出风管口。
优选的,所述电动机的另一侧设置有过滤网,所述过滤网与外壳焊接固定在一起。
优选的,所述电动机上包裹有吸热板。
优选的,所述外壳与地面接触的一侧焊接有底座,所述底座上设置有减震板。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煤矿井下通风装置设计合理,电动机上包裹有吸热板,吸热板的设置可以吸收电动机带动风扇转动产生的大量热量,能够有效延长装置的使用寿命,外壳与地面接触的一侧焊接有底座,且底座上设置有减震板,减震板的设置可以吸收装置在工作过程中产生的震动,避免产生噪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结构示意图;
图中:1、过滤网,2、吸热板,3、固定支柱,4、开关按钮,5、风扇叶,6、电动机,7、连接卡扣,8、外壳,9、出风管口,10、底座,11、减震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煤矿井下通风装置,包括过滤网1、吸热板2、固定支柱3、开关按钮4、风扇叶5、电动机6、连接卡扣7、外壳8、出风管口9、底座10和减震板11,所述电动机6通过固定支柱3与外壳8连接固定,所述外壳8上位于电动机6的正上方安装有开关按钮4,所述电动机6的一侧还连接有风扇叶5,所述电动机6的另一侧设置有过滤网1,所述过滤网1与外壳8焊接固定在一起,过滤网1的设置一方面可以保护电动机6不被破坏,另一方面可以阻挡杂物进入;所述电动机6上还包裹有吸热板2,吸热板2的设置可以吸收电动机6带动风扇叶5转动产生的大量热量,能够有效延长装置的使用寿命;所述外壳8的连接处设置有连接卡扣7,所述连接卡扣7的一侧连接有出风管口9,所述外壳8与地面接触的一侧焊接有底座10,且底座10上设置有减震板11,减震板11的设置可以吸收装置在工作过程中产生的震动,避免产生噪声。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黑龙江科技大学;秦涛;刘永立,未经黑龙江科技大学;秦涛;刘永立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102190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矿用自动控制型防爆系统
- 下一篇:一种高海拔特长隧道的通风雷达探测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