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气瓶运输车有效
申请号: | 201521022708.3 | 申请日: | 2015-12-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5203150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04 |
发明(设计)人: | 王东堂;胡方平;马金永;冯永业;韩虹;李秋瑾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州红宇专用汽车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D33/04 | 分类号: | B62D33/04;B60P3/055 |
代理公司: | 北京信远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04 | 代理人: | 魏晓波 |
地址: | 450000 河南省***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运输车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运输车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气瓶运输车。
背景技术
近年来,在迅速繁荣的商品运输促使下,厢式运输车的需求迅速升温,各 行各业都需要满足本行业特殊功能的专用运输车。
现有技术中,易燃易爆气瓶通过普通箱货车进行运输,专用运输车这一方 面尚是一片空白,市场上没有通用的气瓶专用运输车辆,不但运输效率较低, 而且运输不安全。
综上所述,如何有效地提供易燃易爆气体气瓶的专用运输车,是目前本领 域技术人员急需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气瓶运输车,该气瓶运输车有效地提供了易 燃易爆气体气瓶的专用运输车。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气瓶运输车,包括汽车本体和安装于所述汽车本体上的车厢,所述车 厢包括底板、固定于所述底板上的前板、侧板,以及与所述侧板铰接可旋转打 开的后门板和与所述侧板的上端铰接可沿所述侧板上翻的顶盖,所述后门板和 所述顶盖的连接处具有后门框上沿,所述后门框上沿的一端与所述车厢铰接连 接,另一端通过锁紧装置锁紧固定在所述车厢上。
优选地,还包括驱动所述顶盖上翻的驱动杆,所述驱动杆的一端固定在所 述顶盖上,另一端固定在内侧的所述侧板上或者前板上。
优选地,所述驱动杆通过液压油缸驱动或者电推杆驱动。
优选地,所述顶盖的上翻角度最大至90°,所述后门板的旋转打开角度 最大至180°,所述后门框上沿的旋转角度最大至180°。
优选地,所述侧板和所述前板的内侧周边加有多排用于缓冲所述气瓶与所 述车厢震动撞击的橡胶条。
优选地,所述侧板的内侧加有用于固定所述气瓶的拦货护板或者绳索。
优选地,所述侧板的上部装有换气窗,下部开有透气槽。
优选地,所述车厢各个板块包括外板和内板,所述外板为瓦楞板,所述内 板为平板。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气瓶运输车,可作为市场上各种气瓶运输车的通用车 厢使用,同时适用于运输体积大或者重量大的装载气瓶,包括汽车本体和车厢, 汽车本体包括底盘,底盘可以依据需要选用市场上的各种二类底盘,车厢安装 于底盘上。车厢包括底板、前板、侧板、后门板和顶盖,前板和侧板固定于底 板上,后门板与侧板铰接连接,可沿侧板旋转打开,顶盖与侧板的上端铰接连 接,可沿侧板上翻打开,打开方便。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气瓶运输车,后门板和顶盖的连接处具有后门框上 沿,后门框上沿的一端与车厢铰接连接,另一端通过锁紧装置锁紧固定在车厢 上,后门框上沿成为车厢的骨架,加固车厢。在装载过程中,顶盖、后门板、 后门框上沿可以依据需要打开其中某一项或者全部打开,当顶盖、后门板、后 门框上沿全部打开时,后门板至顶盖呈连续开放状态,车厢的后门板和顶盖敞 开,车厢的开口较大,此时可以采用吊装的方式将大型气瓶或者重量较大的气 瓶从气瓶运输车的顶部、或者从后门吊入厢内安放,便于安放,使用较为方便。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 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 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 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所提供的气瓶运输车的结构示意 图;
图2为图1中车厢打开后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标记如下:
1-车厢、2-汽车本体、11-顶盖、12-后门框上沿、13-锁紧装置、14-后门板、 15-橡胶条、16-拦货护板、17-驱动杆、18-换气窗、19-透气槽。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核心是提供一种气瓶运输车,该气瓶运输车有效地提供了易 燃易爆气体气瓶的专用运输车。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 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 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 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 保护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州红宇专用汽车有限责任公司,未经郑州红宇专用汽车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102270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