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脱硫托盘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1024162.5 | 申请日: | 2015-12-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5235749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18 |
发明(设计)人: | 刘怀平;贾世昌;朱宏高;王晓东;张虎;刘安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科行环境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3/80 | 分类号: | B01D53/80;B01D53/5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4051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脱硫 托盘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烟气脱硫技术,具体涉及一种新型脱硫托盘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国家对大气污染治理越来越严格,许多小排放量的企业在SO2脱除方面也加大了力度。随着排放限值的逐步提高,原先能够达标排放的机组就有可能需要对脱硫机组进行升级改造,进一步提升机组的脱硫效率。
目前,很多厂家的脱硫塔采用空塔喷淋技术,为了提高脱硫效率,需要增加喷淋层或在塔内增加塔内件以提高传质效率,因为增加喷淋层改造工程量大,改造费用高,所以通常在塔内喷淋层下部增加一层托盘来提高传质效率。传统的托盘结构形式是在平板上开一定数量的圆孔,托盘上面有一定高度的持液层,烟气从托盘下方的圆孔向上穿过持液层,托盘上的浆液通过圆孔下落到浆液池,这种托盘结构存在气液接触路径短,气液传质面积小等缺陷。为了进一步提高脱硫效率,需要对传统的托盘进一步改进。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其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新型脱硫托盘装置,结构简单,易加工生产,制作成本低。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包括气帽、托盘、吊板、锥帽。气帽固定在托盘上部,锥帽通过吊板固定于托盘下部。
上述气帽为空芯圆柱体或半圆体,内径与托盘孔径一致,气帽壁上开若干一定大小的圆孔,使得穿过塔盘的气体得以分散。
上述托盘上开有托盘孔,孔径与气帽孔内径一致,气帽置于托盘孔上,气帽的数量与托盘孔数量相等。
上述吊板为薄片,厚度2-3mm。
上述锥帽为圆锥形板片,置于托盘下部10-15cm处,每个锥帽配2-4个吊板。
工作时,托盘上的浆液首先从气帽壁上的圆孔穿过,再穿过托盘孔落到锥帽上,在锥帽上面分布成锥形浆液层,将落下的浆液分散开,增大传质面积;烟气从锥帽下方穿过锥形浆液层,向上穿过托盘孔,最后从气帽壁上的圆孔向各个方向分散开,提高了气体和浆液接触的路径和接触面积,大大提高了脱硫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提高气体在塔内的停留时间,充分增加了SO2和浆液的反应时间;
(2)提高了气液传质面积,提升脱硫效率;
(3)结构简单,易加工生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为气帽、2为托盘、3为吊板、4为锥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本具体实施例提供一种新型脱硫托盘装置,包括气帽1、托盘2、吊板3、锥帽4。气帽1固定在托盘2上部,锥帽4通过吊板3固定于托盘2下部。
上述气帽1为空芯圆柱体,气帽壁上开若干一定大小的圆孔,使得穿过塔盘的气体得以分散。
上述托盘2上开有托盘孔,孔径与气帽1孔内径一致,气帽1置于托盘2孔上,气帽1的数量与托盘2孔的数量相等。
上述吊板3为薄片,厚度为3mm。
上述锥帽4为圆锥形板片,置于托盘2下部15cm处,每个锥帽4配2个吊板3。
工作时,托盘2上的浆液首先从气帽1壁上的圆孔穿过,再穿过托盘2孔落到锥帽4上,在锥帽4上面分布成锥形浆液层,将落下的浆液分散开,增大传质面积;烟气从锥帽4下方穿过锥形浆液层,向上穿过托盘2孔,最后从气帽1壁上的圆孔向各个方向分散开,提高了气体和浆液接触的路径和接触面积,大大提高了脱硫效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科行环境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江苏科行环境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102416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集液装置及采用其的单塔双循环湿法烟气脱硫装置
- 下一篇:一种电控干燥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