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智能广播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521024358.4 | 申请日: | 2015-12-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5142233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4-06 |
发明(设计)人: | 张昭印;司呈印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昭印 |
主分类号: | H04H20/71 | 分类号: | H04H20/71;H04H40/27 |
代理公司: | 济宁众城专利事务所 37106 | 代理人: | 李效宁 |
地址: | 272000 山东省济宁市任***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智能 广播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智能广播系统,是一种利用互联网和无线通讯技术传输数字语音信号和文字信息的新型智能广播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我国现有的广播按传播手段共分为两大类,即无线电广播和有线广播。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无线智能广播得到广泛应用,但其缺点也很突出,首先是需要安装高成本的发射机和发射天线;其次就是根据我国无线电管理条例的规定,无线电频率资源的分配、发射功率和使用受到限制,发射功率不能做大,通讯距离受限,不适合地域性大面积分区组网、文字信息传播、多方接入播控和县、乡镇、村的联网应用;因此,不能真正实现任意、随时地分区及分组播控,不能实现各分区分组根据需要在同一时间点播放不同的节目内容;不能真正实现远程调整分组或分区广播。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智能广播系统,克服现有无线电广播成本较高、文字信息不能广播、自由分组分区不方便、多方播控接入困难、发射频率和功率受限制的缺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以如下方式实现的:该智能广播系统,包括智能广播机和终端机,其特征在于:智能广播机有一个单片机,选用STM32F,另有FM调频接收单元、音频编解码芯片、CDMA/GSM单元、语音芯片、WIFI单元、网络接口、无线透传单元、LCD显示屏、USB插座、FLASH存储器与单片机相连,CDMA/GSM单元还分别与音频编解码芯片、语音芯片连接并带有SIM卡座,音频编解码芯片另外连接数字功放;终端机与智能广播机之间通过无线信号连接。
终端机为室外接收机,单片机连接WIFI单元和音频编解码芯片,音频编解码芯片连接数字功放,数字功放的输出连接扬声器;终端机与智能广播机通过WIFI实现无线信号连接。单片机可选用STM32F。
终端机还可以为室内语音终端机,室内语音终端有一个单片机,单片机可选用STM32F,另有USB插座、FLASH存储器、LCD显示屏、FM调频接收单元、数字功放、音频编解码芯片、WIFI单元、无线透传单元、报警键与单片机连接,FM调频接收单元和音频编解码芯片分别与数字功放连接;室内语音终端机与智能广播机之间通过WIFI和无线透传单元实现无线信号连接。
智能广播机壳体的上面板为前低后高的斜面。
管理工作站、平台服务器、上级工作站或手机终端采用互联网或4G网络控制和传输文字音频数据,再由智能广播机经AP/WIFI网络传输至终端设备,解决无线广播发射成本高、自由分组分区不方便、多方播控接入难、频率资源使用受限制的问题。
传输文件一般包括音频部分和文本信息部分。音频部分为本实用新型提供需要发送的音频节目源,音频文件的来源有以下几种:(1)上级音频文件或音频流数据通过软件平台经互联网或4G通讯网络传送至智能广播机;(2)通过智能广播机麦克风或CDMA/GSM模块直接接收的电话音频信号;(3)本地音频文件,如上级下发的音频文件、U盘或TF卡里的音频文件;(4)通过智能广播机接收到的本地广播电台节目和文字合成语音。文本信息部分的传输为本实用新型的辅助功能,文本信息的来源有两种:(1)上级文本文件通过软件平台经互联网或4G通讯网络传送至智能广播机;(2)手机客户端通过APP发来的文本信息。
通过软件编程实现远程控制智能广播机每天自动开关机、按时播放、分组播放等,在软件平台上根据需要设置定时及分组播放列表,使系统能够按照人的编排设计自动完成平台发送、智能广播机接收、智能广播机再发送、广播终端接收的广播任务;其次,智能广播机按照软件设定的定时播放列表,自动通过WIFI开启或关闭广播终端设备、LED显示屏,进行语音广播,或文字信息发布,不需人工操作,实现单机、分组或统一播放等功能。
智能广播机是基于internet计算机网络、4G通讯网络、WIFI、AP等通讯传输技术集接收、发送、控制、对讲、报警、电话会议机、无线透传等多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智能装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昭印,未经张昭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102435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