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全自动数控开口磨床有效
申请号: | 201521024723.1 | 申请日: | 2015-12-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5218698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11 |
发明(设计)人: | 刘琦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琦 |
主分类号: | B24B3/26 | 分类号: | B24B3/26;B24B41/00 |
代理公司: | 南京正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43 | 代理人: | 郭俊玲 |
地址: | 212300 江苏省镇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全自动 数控 开口 磨床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磨床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全自动数控开口磨床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加工工具行业,特别是钻头的顶角,后角,横刃,副后角的加工要靠好几道工序完成,国内一些厂家甚至还存在大量手工操作现象,工作环境恶劣,对工人技术要求较高,加工出来的产品不稳定,质量和产量都无法保证,用机器分几道工序加工精度无法保证,用昂贵的五轴联动机床加工效率底,成本高,一般液压机床只能完成其中一两道工序,且由于机床结构问题造成机床整体刚性差,砂轮损耗大,钻头质量不高,且磨床加工完的工件(例如钻头、铣刀等),大都用手工退料,或者夹具松开后靠自身的重力坠入集料机构内,其不足之处在于,一是夹具松开后新的工件将加工完的工件向后顶,若工件不能靠自身重力脱离夹具主轴,而新工件夹紧后夹具旋转,会将加工完的工件从夹具主轴内甩出,造成危险及损伤加工完的工件,二是工件靠自身重力脱离夹具主轴坠入集料机构内,会无序地摆放,造成对工件的收集、检验、包装等工作带来不便。因此人们对磨床的改进翘首以盼,全自动数控开口磨床成为众多厂家稳定生产之急需。
因此,上述问题是在对磨床的设计和使用过程中应当予以考虑并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全自动微钻钻头研磨组件。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全自动数控开口磨床,包括机架,工作台,固定支架,电机箱和砂轮机构,所述工作台包括送料机构,料槽盒,摆头,拖板和集料机构,所述送料机构和料槽盒设置在所述固定支架上,所述料槽盒位于所述送料机构的正前方,所述摆头和集料机构固定在拖板左上方,所述摆头包括摆动座和横向贯穿在摆头内部的A轴,所述摆动座包括输料装置和旋转轴,所述集料机构设置在所述输料装置的后端,所述拖板右上方设有电机箱,所述电机箱包括减速箱和伺服电机,所述减速箱连接所述伺服电机,所述减速箱上设有和A轴相对的B轴,所述A轴和B轴通过联轴器连接,所述A轴上设有轴承箱,所述轴承箱被A轴贯穿。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轴承箱前端设有夹头气缸,所述轴承箱的上方设有用于润湿所述砂轮本体的滴水管道。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输料装置置于所述旋转轴内部,包括拉紧杆,拨叉,弹簧,弹簧夹头,输料口,输料通道和定位套筒,所述拉紧杆的一端设有螺帽,所述拨叉连接所述拉紧杆并置于所述螺帽的前端,所述拨叉的一端固定在所述摆动座上,另一端则紧靠在夹头气缸的前端,所述弹簧包覆在所述拉紧杆的外围,所述定位套筒安装在所述弹簧夹头的前侧,所述摆动座的前端设有紧固件和中心片,所述中心片上设有槽洞,所述槽洞位于所述定位套筒的正前方,所述输料通道正对在所述弹簧夹头的后侧并置于所述拉紧杆内,所述定位套筒内设置自动调节双钢珠定位系统,所述输料口的内部一侧设有小弹簧与小滚珠,所述小弹簧连接所述小滚珠,所述小滚珠置于所述输料通道一侧的内壁上,所述小滚珠在小弹簧的弹力下可以卡住位于所述输料口中的钻头,使其在研磨过程中保持稳定。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砂轮机构包括电机,十字拖板和砂轮组件,所述砂轮组件安装在所述十字拖板上,所述电机控制所述砂轮组件在所述十字拖板上前后左右移动,所述砂轮组件包括砂轮,所述砂轮的磨头朝向所述摆头。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拖板包括滑块和横向导轨,所述横向导轨中间设有控制拖板左右滑动的拖板气缸,并通过拖板气缸将摆头送至砂轮磨头处进行研磨。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料槽盒包括盒体,底座,滑块,固定件A,固定件B和第一气缸,所述底座包括相互垂直的两个座体,呈L状,所述固定件B通过螺丝固定设置在所述底座的竖向座体上,所述滑块设置在所述底座的横向座体上并连接所述第一气缸,所述第一气缸固定在所述底座上,所述固定件A底部设有U型凹槽并通过螺丝固定设置在所述滑块的上方,所述固定件A和所述固定件B设置在同一水平线上,并采用可开合的结构,其通过所述第一气缸推动滑块来控制其开合状态。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送料机构包括送料推杆和送料气缸,所述送料推杆的顶端设有顶针,所述送料气缸安装在所述送料推杆上并且控制所述顶针在所述料槽盒底部的U型凹槽中的伸缩进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琦,未经刘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102472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