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脚踏式感应灯有效
申请号: | 201521024952.3 | 申请日: | 2015-12-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5249573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18 |
发明(设计)人: | 杨桂娟;王安琪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连海洋大学 |
主分类号: | H05B37/02 | 分类号: | H05B37/02 |
代理公司: | 大连非凡专利事务所 21220 | 代理人: | 闪红霞 |
地址: | 116000 辽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脚踏 感应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照明装置,尤其是一种可靠性高及使用寿命长的脚踏式感应灯。
背景技术
以往,对于楼道、走廊的照明灯都是人为开关控制方式。为了节省电能,现有楼道、走廊均采用了感应灯,即与电源相接有灯泡、光敏原件及声控元件,当光线黑暗并且有人发出声响时,照明灯亮;人离开且超过所设定的延迟时间(一般为30秒)后,照明灯灭。但是,由于声控元件的可靠性差以及寿命短,经常发生声控失效的现象,以至于感应灯不能及时提供照明。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可靠性高及使用寿命长的脚踏式感应灯。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脚踏式感应灯,有与电源U相接的灯泡D,其特征在于:
设有第一压电陶瓷PC1,第一压电陶瓷PC1的输出分别与第一晶闸管SCR1和第二晶闸管SCR2的控制极相接,第一晶闸管SCR1的阳极通过电阻R1与电源U相接,第二晶闸管SCR2的阳极与第一三态输出与非门电路IC1的输出端Y相接,第一三态输出与非门电路IC1的A、B端接地,第一三态输出与非门电路IC1的E端与第一晶闸管SCR1阳极与电阻R1的接点相接,所述第一晶闸管SCR1的阴极通过第一时间继电器KT1、第一时间继电器KT1的接点KT1-1与灯泡D相接,所述第二晶闸管SCR2的阴极通过第二时间继电器KT2、第二时间继电器KT2的接点KT2-1与灯泡D相接;
设有第二压电陶瓷PC2,第二压电陶瓷PC2的输出分别与第三晶闸管SCR3和第四晶闸管SCR4的控制极相接,第三晶闸管SCR3的阳极通过电阻R2与电源U相接,第四晶闸管SCR4的阳极与第二三态输出与非门电路IC2的输出端Y相接,第二三态输出与非门电路IC2的A、B端接地,第二三态输出与非门电路IC2的E端与第三晶闸管SCR3阳极与电阻R1的接点相接,所述第三晶闸管SCR3的阴极通过第三时间继电器KT3、第三时间继电器KT3的接点KT3-1与灯泡D相接,所述第四晶闸管SCR4的阴极通过第四时间继电器KT4、第四时间继电器KT4的接点KT4-1与灯泡D相接。
本实用新型采用压电陶瓷等为脚踏开关,替代了现有的声控元件,并通过晶闸管、时间继电器等控制灯泡,既可以节省能量,也可以提高感应灯的可靠性及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路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与现有技术相同,有与电源U相接的灯泡D,与现有技术的不同之处如下:
设有第一压电陶瓷PC1,第一压电陶瓷PC1的输出分别与第一晶闸管SCR1和第二晶闸管SCR2的控制极相接,第一晶闸管SCR1的阳极通过电阻R1与电源U相接,第二晶闸管SCR2的阳极与第一三态输出与非门电路IC1的输出端Y相接,第一三态输出与非门电路IC1的A、B端接地,第一三态输出与非门电路IC1的E端与第一晶闸管SCR1阳极与电阻R1的接点相接,所述第一晶闸管SCR1的阴极通过第一时间继电器KT1、第一时间继电器KT1的接点KT1-1与灯泡D相接,所述第二晶闸管SCR2的阴极通过第二时间继电器KT2、第二时间继电器KT2的接点KT2-1与灯泡D相接;
设有第二压电陶瓷PC2,第二压电陶瓷PC2的输出分别与第三晶闸管SCR3和第四晶闸管SCR4的控制极相接,第三晶闸管SCR3的阳极通过电阻R2与电源U相接,第四晶闸管SCR4的阳极与第二三态输出与非门电路IC2的输出端Y相接,第二三态输出与非门电路IC2的A、B端接地,第二三态输出与非门电路IC2的E端与第三晶闸管SCR3阳极与电阻R1的接点相接,所述第三晶闸管SCR3的阴极通过第三时间继电器KT3、第三时间继电器KT3的接点KT3-1与灯泡D相接,所述第四晶闸管SCR4的阴极通过第四时间继电器KT4、第四时间继电器KT4的接点KT4-1与灯泡D相接。
安装时,可将第一压电陶瓷PC1和第二压电陶瓷PC2分别安装在每层楼梯的第一台阶和最后一个台阶,并在第一台阶和最后一个台阶的第一压电陶瓷PC1和第二压电陶瓷PC2上面设置用以传递脚踏力的传力板。
第一三态输出与非门电路IC1和第二三态输出与非门电路IC2均为外购元件,其逻辑状态如下表:
工作原理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海洋大学,未经大连海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102495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