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缝隙透水+自透水混凝土路面砖有效
申请号: | 201521024963.1 | 申请日: | 2015-12-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5347921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29 |
发明(设计)人: | 李德标 | 申请(专利权)人: | 盐城市荣立新型建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C11/22 | 分类号: | E01C11/22 |
代理公司: | 南京众联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2206 | 代理人: | 顾进 |
地址: | 22405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缝隙 透水 混凝土 路面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材料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用于道路广场的仿古仿石材并具有雨水收集功能的生态透水混凝土路面砖。
背景技术
城市雨水具有危害性及资源性。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中硬质路面铺砌面积和建筑易亏耗的地下水资源得不到适时补偿。密度不断增加,引起地面雨水径流量增加,下渗量减小,洪涝频发,危害加剧。在发达国家,关于城市雨水的收集利用并使之资源化问题的研究起步较早,取得了很多成果和经验。德国是欧洲开展雨水利用工程最好的国家之一,德国部分地区利用雨水可节约饮用水量的50%。国内城市雨水利用起步较晚,北京、大连以及天津等许多城市已经相继开始研究。走在龙头的北京已进入示范与实践阶段,已建成一些生态小区,考虑了雨水的渗透、滞留和回用。实践证明,雨水集蓄技术是适应我国大部分地区的水资源开发利用技术,进一步发掘雨水集蓄利用技术的潜力是我国解决水资源危机的有效途径之一,也是城市建设发展的切实问题。城市道路路面、广场和停车场等都是良好的雨水收集面。降雨后自然产生径流,只要修建一些简单的雨水收集和蓄存工程,就可将雨水资源化,用于城市清洁、绿地灌溉、维持城市水景等场合。
目前的地面砖向高密实、高强度方向发展,其抗压强度比较高,但其所存在的最大问题是透水性非常差,即使有透水性能好的砌块,但其抗压强度达不到路面铺装要求。同时常规透水砖经过长期使用,表面以及孔隙很容易落入各种污物形成堵塞而不能自动清除,进而失去了透水效果,生态效果较差。并且在铺设使用中对配套排水设施的要求也较高,如遇到雨后排水不畅的情况发生,则易产生积水问题,既不利于卫生,损害环境,又给人们出行造成障碍。
为了克服现有路面砖中存在的技术问题,发明人通过重新设计块型并开发生产出集缝隙透水+自透水功能于一体的透水性能好且可反复修复的生态透水混凝土路面砖。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正是针对国内现有面层透水砖存在的易堵塞且透水性差等技术问题,提供一种通过路面砖砌块铺装间隙透水,并且具有较大的透水缝隙、不易堵塞、强度高且美观牢固,并可替代传统面层石英砂透水砖以及多孔烧结砖的生态透水混凝土路面砖。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缝隙透水+自透水混凝土路面砖,整体为一矩形砌块,所述砌块的四个拐角采用倒圆角,所述砌块包括承载基层和设置在基层之上的观赏面层,并且面层和基层的四条边设置成近似锯齿状的凹凸边缘,在所述凹凸边缘上设有一个及以上的凸块和凹槽,并在面层的四条边上设有压边。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凸块和凹槽的形状为U形或V形。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砌块为一长方体结构,四条边上的凸块和凹槽错位设置且为相邻的结构,并且设置在一条边上的凸块的位置与设置在相平行的对边上的凹槽的位置相对应且结构近似互补,从而在铺装时起到定位互锁作用,使相邻砌块之间保持固定的透水间隙,也可防止块体之间产生位移而影响铺面的结构稳定性。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砌块上相邻且错位设置的所述凸块和凹槽的尺寸近似吻合,其凸起或凹陷的尺寸均为5~15mm,使得定位互锁更加牢固,并在砌块的四面形成4条等间隙的透水缝,使雨天地面雨水快速通过缝隙渗透到地下。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砌块为一长方体结构,四条边上设有5~15mm的凹槽和1~3mm的凸块,所述凹槽在两条对边上的位置相对称,所述凸块在两条对边上的位置形成结构近似互补,并且所述凸块设置在四条边的直线段上,这样不仅节省材料,并且凸块便于砌块铺装时调整间隙,凹槽是在砌块铺装后使相邻块体之间形成近似于“O”形的透水孔,使雨天地面雨水快速通过该透水孔渗透到地下。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面层上的压边尺寸为1~10mm,使得砌块看起来更加自然大气。
本透水混凝土路面砖适用于城区的市政人行道、园林景观小径及非重载路面广场等有透水要求的路面,在采用上述透水混凝土路面砖铺设透水路面时,在已铺设好的路基上铺设一层由级配石子构成的储水层,并在所述储水层上铺设一层土工布,然后在土工布上铺设上述的透水混凝土路面砖,并在透水混凝土路面砖铺装结束后,用颗粒粒径为毫米级别的粗砂或破碎小石米填充相邻透水混凝土路面砖间的缝隙或透水孔,最后采用小型平板式振捣器振实。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盐城市荣立新型建材有限公司,未经盐城市荣立新型建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102496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新型斜拉桥主梁
- 下一篇:一种可有效减少变形的钢桥面铺装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