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数控加工用主轴延长件有效
申请号: | 201521025843.3 | 申请日: | 2015-12-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5218167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11 |
发明(设计)人: | 孟超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内蒙古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B23C9/00 | 分类号: | B23C9/00;B23Q3/157 |
代理公司: | 东莞市华南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15 | 代理人: | 刘克宽 |
地址: | 010070 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 | 国省代码: | 内蒙古;1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数控 工用 主轴 延长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主轴延长件,具体涉及一种数控铣床或加工中心用主轴延长件。
背景技术
数控铣床或加工中心的主轴通过刀柄带动刀具高速旋转,对工件进行切削加工作业。 为了满足工件加工的需求和便利,加工人员一般会根据实际加工需求在主轴上增加延伸头, 虽然给加工带来了便利,但是在对延伸头进行更换刀具时,则需要将整个延伸头拆卸下来, 换好刀具后再将延伸头对准主轴连接件上的多个螺栓孔后,通过多个螺栓将主轴连接件和 延伸头连接在一起,这个安装过程往往需要至少有一个人帮助扶持延伸头,另外一个人进 行旋拧螺栓固定,即使通过将延伸头安装在工作台上,下降主轴进行安装也存在安装空间 狭小,安装不便的问题,而且还需要对主轴的下降行程进行准确测量定位,否则易出现损 坏延伸头的问题,因此,现有的数控铣床或加工中心的延伸头在更换刀具时,不但存在浪 费人力,连接和安装不便的问题,还增加了机械加工的辅助时间,降低了机械加工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的数控铣床或加工中心的延伸头在更换刀具时,不 但存在浪费人力,连接和安装不便的问题,还增加了机械加工的辅助时间,降低了机械加 工效率。进而提供一种数控加工用主轴延长件。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数控加工用主轴延长件包括连接刀柄、转盘、连接架、 加工刀柄、挡块、齿条、齿轮、轴、拉钉和多个夹爪,转盘安装在连接刀柄的下端并与其 制成一体,连接架为带有内腔的连接架,连接架安装在转盘的下端,轴可转动穿设在连接 架内,且轴的一端端面与连接架的外侧壁在同一平面上,轴的所述一端端面上开设内六角 孔,齿轮套装在轴上,齿条竖直安装在连接架的内腔内并与齿轮啮合,挡块固定连接在齿 条的下端,多个夹爪的上端在圆周方向环形阵列卡接在挡块的下部,拉钉安装在连接架的 内腔内,多个夹爪的下部可抓取在拉钉的上部,加工刀柄安装在连接架的内腔下部并与拉 钉的下部连接。
转盘的上端面上开设卡槽。每个夹爪均包括卡接部、连接杆和夹突部,卡接部、连接 杆和夹突部由上至下依次连接并制成一体,夹突部的外表面为柱面,夹突部的内表面为向 内凹陷的勺状球窝面。
连接架的内腔形状由上至下依次为柱状腔体、第一外扩弧形回转腔体、过渡柱状腔体、 第二外扩弧形回转腔体、内螺纹段和锥体腔体,第一外扩弧形回转腔体的上下两端直径相 同,且第一外扩弧形回转腔体的上下两端直径与柱状腔体的直径相同,第一外扩弧形回转 腔体的中部直径大于第一外扩弧形回转腔体的上下两端直径,第二外扩弧形回转腔体的上 下两端直径相同,且第二外扩弧形回转腔体的上下两端直径与柱状腔体的直径相同,第二 外扩弧形回转腔体的中部直径大于第一外扩弧形回转腔体的中部直径,锥体腔体的上端直 径小于锥体腔体的下端直径,过渡柱状腔体的上下两端直径与柱状腔体的直径相同,夹突 部的外表面与过渡柱状腔体的内表面相贴合,以实现夹突部的勺状球窝面托住并抓取拉钉 上部的外突部;夹突部的外表面可滑动进入第二外扩弧形回转腔体内,以实现夹突部的勺 状球窝面松开拉钉上部的外突部。
拉钉与连接架之间通过螺纹连接。加工刀柄安装在连接架的内腔下部并与拉钉螺纹连 接。连接架与转盘之间通过螺栓连接。齿条包括提拉杆和多个啮合齿,提拉杆在竖直方向 上开设安装槽,多个啮合齿由上至下依次等间距固定安装在安装槽上。多个夹爪的数量为 3个或5个。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效果: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无需将整个延伸头拆解安装,只需要将本实用新型通过连接刀 柄1安装在铣床或加工中心的机床主轴上即可,而且在使用过程中,本实用新型随着数控 铣床或加工中心的主轴的转动一同旋转,通过在加工刀柄4上安装刀具即可对工件进行加 工,而现有的安装延伸头则至少需要20-30分钟,本实用新型安装整个主轴延长件的时间 仅为5-10秒,安装方便快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内蒙古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未经内蒙古机电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102584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裁切治具
- 下一篇:桥接SAS信道测试系统及其测试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