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PE管材新型耐磨定径套有效
申请号: | 201521025885.7 | 申请日: | 2015-12-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5364499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7-06 |
发明(设计)人: | 王满义;杨峰;池永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沧州明珠塑料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7/90 | 分类号: | B29C47/90;B29L2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61000 河北省沧州***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pe 管材 新型 耐磨 定径套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管材定径套,尤其是一种PE管材新型耐磨定径套。
背景技术
目前,塑料管道生产多采用真空定径套定径,生产PE管材一般采用外径定径的方法,其定径套材质均为锡青铜或者黄铜,结构采用带预冷装置的定径套。带预冷装置的定径套在管坯表面与定径套之间形成一层水膜能够降低定径套与管坯的摩擦力,提高生产速度,尤其应用在小口径管材的生产上。
常规的定径套包含定径套套筒及水室两部分,水室内冷却水由套筒中小的进水孔进入套筒内部,冷却管材,套筒上面只有一道水槽,水流动阻力大,冷却效果不好,定径套内表面易结水垢,需经常停车清理水垢,浪费有效工时。常规的定径套材质采用锡青铜或者黄铜,因生产速度高,再加上铜的耐磨性不太好,定径套使用寿命很低,基本定径套使用一个月就要报废,生产成本增加,定径套在使用一周后,内表面已经磨损很明显,影响管材表面质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成本降低、定径速度快、冷却效果好的PE管材新型耐磨定径套。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PE管材新型耐磨定径套,包括:
下套筒,其侧壁开设多个通孔;
上套筒,其一端与下套筒连接,上套筒的内径与下套筒内径一致,与下套筒形成一同轴的圆柱形内腔,所述上套筒上设置有第三进水孔,所述上套筒内侧开设有螺纹形冷却槽,第三进水孔为至少两个,螺纹冷却槽对应第三进水孔设置有至少两个;
定径套进水环,设置在上套筒外侧,定径套进水环的内壁与上套筒的外壁形成一储水腔,所述定径套进水环上开设有第一进水孔及第二进水孔,所述第一进水孔与储水腔相连;
定径套前端盖,设置在上套筒与定径套进水环的端面出,与第二进水孔相连,定径套前端盖在上套筒与定径套进水环的端面处形成环形水膜;
法兰,固定上、下铜套及定径套进水环;
所述上套筒、下套筒、定径套进水环及定径套前端盖的材质为304不锈钢。
本实用新型改进有,所述侧壁通孔均匀开设在下铜套的侧壁上,通孔为矩形通孔、腰形通孔或圆形通孔。
本实用新型改进有,所述上、下铜套的内壁采用抛光处理。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新型结构的PE管材新型耐磨定径套,耐磨性大大提高,同时价格比锡青铜便宜,改变了冷却水的流道,增加了流道数量,减少了单条流道长度,由原来的一道冷却水槽增加为三道或二道冷却水槽(DN32及以下规格为三道,DN50及DN63为二道),增加了冷却水与管材的接触面积,能够快速的降温,减少内部结垢现象,结构合理简单,装配拆卸方便快捷,可以精确的控制PE管径,且不易拉断,提高了其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PE管材新型耐磨定径套的结构示意图。
标号说明:1-下套筒;2-通孔;3-上套筒;4-螺纹形冷却槽;5-定径套进水环;6-第一进水孔;7-第二进水孔;8-定径套前端盖;9-法兰。
具体实施方式
为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构造特征、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详予说明。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PE管材新型耐磨定径套,包括:
下套筒1,其侧壁开设多个通孔2;所述侧壁通孔2均匀开设在下套筒1的侧壁上,通孔2为矩形通孔2、腰形通孔2或圆形通孔2。
上套筒3,其一端与下套筒1连接,上套筒3的内径与下套筒1内径一致,与下套筒1形成一同轴的圆柱形内腔,所述上套筒3上设置有第三进水孔,所述上套筒3内侧开设有螺纹形冷却槽4,第三进水孔为至少两个,螺纹冷却槽4对应第三进水孔设置有至少两个;
定径套进水环5,设置在上套筒3外侧,定径套进水环5的内壁与上套筒3的外壁形成一储水腔,所述定径套进水环5上开设有第一进水孔6及第二进水孔7,所述第一进水孔6与储水腔相连;
定径套前端盖8,设置在上套筒3与定径套进水环5的端面处,与第二进水孔7相连,定径套前端盖8在上套筒3与定径套进水环5的端面处形成环形水膜;
法兰9,固定上、下套筒及定径套进水环5;
定径套在使用时,下套筒1收入抽真空的水槽内,需要定径的管材位于下套筒1内,由于下套筒1外侧为真空状态,通过开设在侧壁的通孔2作用与管材,使管材被牢牢吸附在下套筒1的内壁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沧州明珠塑料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沧州明珠塑料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102588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塑料水平热铆接设备
- 下一篇:一种用于高玻纤维增强尼龙材料的挤出成型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