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瓶装产品包装盒有效
申请号: | 201521026730.5 | 申请日: | 2015-12-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5293480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08 |
发明(设计)人: | 陶悦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大承印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D25/10 | 分类号: | B65D25/10;B65D81/127;B65D85/30;B65D5/50;B65D5/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1108 浙江省杭州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瓶装 产品包装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包装盒,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瓶装产品包装盒。
背景技术
包装盒顾名思义就是用来包装产品的盒子,可以按材料来分类比如:木盒,纸盒,布盒,皮盒,铁盒,亚克力盒,瓦楞包装盒、pvc盒等,也可以按产品的名称来分类比如:礼品盒,酒盒,巧克力盒,药盒、笔盒,食品包装盒,茶叶包装盒、文具盒等。现在演变成有木,纸还有其他的材料混合一起生产的。
目前,市场上的瓶装产品包装盒中设置的防摇晃的结构都不是与包装盒一体设置的,比如专利号为CN201420525685.7的中国专利公开的一种新型包装盒包括盒体和盒盖,盒体内底部放置一瓶体定位底座,定位底座上设有向下折弯片,折弯片中部连接有脱落片,盒体顶部开口两侧设有瓶体限位片,瓶体限位片由连接部、折弯部和夹持部构成,夹持部设有夹持缺口,盒体两侧设有提绳。该专利中防摇晃功能通过放置在盒体内底部的瓶体定位底座和设于盒体顶部开口两侧的瓶体限位片实现,由于瓶体定位底座不是与盒体一体的,这使得该包装盒无法一体切割而成,加大了包装盒的生产难度和生产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一体折叠而成且具有防摇晃功能的瓶装产品包装盒。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瓶装产品包装盒,包括盒体和盒盖,所述盒体的顶部开口两侧设置有瓶颈卡合板,所述瓶颈卡合板上设有夹持口,其特征是,所述盒体的底部设有瓶体定位底座,所述瓶体定位底座包括设于盒体底部开口的两相对于侧壁上的瓶体卡合板,所述瓶体卡合板均包括有连接部、折弯部和夹持部,所述连接部与瓶体的侧壁连接且与瓶体侧壁垂直设置,所述夹持部上设置有半圆形卡合口,两所述瓶体卡合板呈对称设置,两半圆形卡合口于盒体底部组成一圆形的卡合孔;所述折弯部上设置有与卡合口连接的矩形开口,所述矩形开口与卡合口连接的一边长度大于或等于卡合口的直径。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优选为:所述夹持部上远离折弯部的一侧设置有防震板,所述防震板包括第一弯折部、支撑部和折弯片,所述第一弯折部与夹持部连接且与夹持部垂直,所述支持部与夹持部平行,所述折弯片朝向连接部弯曲且与连接部抵接。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优选为:所述第一弯折部的长度小于或等于矩形开口沿折弯部长度方向上的边长。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优选为:所述折弯片设置为三个,三个折弯片分别设于夹持部的三边上。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优选为:所述瓶颈卡合板包括卡合部和第二弯折部,所述夹持口设于卡合部上。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优选为:所述盒体的底部设置有底盖。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瓶装产品包装盒通过瓶颈卡合板和瓶体定位底座分别限位瓶体的颈部和底部,实现瓶体的固定;另外,通过防震板的设置来提高包装盒对瓶体的保护,且本实用新型中防震板、瓶颈卡合板和瓶体定位底座都是通过设置在盒体上的纸板折弯而成的,降低了生产的难道和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施例的局部结构示意图一;
图2为本实施例的局部结构示意图二;
图3为本实施例的展开图。
附图标记:1、盒体;2、盒盖;3、底盖;4、瓶颈卡合板;41、卡合部;42、第二弯折部;43、夹持口;5、瓶体定位底座;51、连接部;52、折弯部;53、夹持部;54、卡合口;6、防震板;61、第一弯折部;62、支撑部;63、折弯片;7、开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
如图1至图3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瓶装产品包装盒的一种实施方式,其包括盒体1、盒盖2和底盖3,盒体1的顶部开口7两侧设置有瓶颈卡合板4,瓶颈卡合板4上设有夹持口43,瓶颈卡合板4包括卡合部41和第二弯折部42,夹持口43设于卡合部41上,第二弯折部42与盒体1侧壁贴合设置,卡合部41与盒体1侧壁垂直,通过卡合部41上的夹持口43套住瓶体的颈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大承印刷有限公司,未经杭州大承印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102673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