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挪车提示牌有效
申请号: | 201521027313.2 | 申请日: | 2015-12-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5365477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7-06 |
发明(设计)人: | 彭勇;张华;刘燚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纬尔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R13/10 | 分类号: | B60R13/10;G06K7/14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首创君合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5204 | 代理人: | 张松亭 |
地址: | 361000 福建省厦门市湖***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提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智能挪车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挪车提示牌。
技术背景
当前国内私家车数量与日俱增,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却是停车位数量极其稀少,这样导致驾驶人不得不将车辆停在规定车位之外的位置,经常出现车辆之间相互挡住出口道路,车辆挡住其他物体等现象,影响了车辆的出行。
当要求人的车辆被挡住之后,目前一般有两种处理方法:1)要求人拨打110电话,上报车牌号请求挪车;2)车主将自己的手机号放在车辆醒目处,要求人直接拨打车主电话。经过反复调研,我们发现,第1种方法经过各种复杂的语音提示和按键操作,一般需要5分钟以上的时间,要求人才能与服务人员联系上,汇报车主车牌号码请求挪车,效率极其低下,让人难以接受;第2种方法虽然简单易用,但是暴露了驾驶人手机号码,一方面泄露了个人隐私;另一方面这些信息极易被心怀鬼胎的不法份子所利用,导致驾驶人无端受害。
又如专利CN104915693A公开的智能移车系统及移车方法,其虽然有能达到不公布车主信息的效果,但是其使用繁琐,如果车主手机号码更换,则需要重新打印二维码并黏贴于车窗上,十分不便,并且该系统不能够实现车主和要求人的直接通话,造成信息传达不流畅,影响挪车效率。
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缺陷设计了一种挪车提示牌,一方面提高了挪车效率,10秒之内便能通知到车主,方便车辆快速出行;另一方面避免了驾驶人个人隐私的泄露,避免遭遇不法份子的陷害。另外,本实用新型产生的系统简单易用,成本低廉,极易进行大规模推广,方便众多驾驶人快速出行,可形成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挪车提示牌,能方便、迅速、准确的传达车主信息以及挪车要求。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方案实现的:
一种挪车提示牌,包括一牌体,所述牌体一面具有粘合材料,另一面具有二维码,所述二维码编码内容包括一挪车系统的用户ID以及与所述挪车系统连接的网络接口。
在一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二维码,由所述挪车系统的后台服务中心的二维码编码模块生成,所述二维码与所述系统用户ID绑定;还具有后台服务器,以及消息服务系统,数据传输系统,所述二维码识别装置安装在移车要求人的智能手机端;
所述后台服务器记录用户信息;
所述数据传输系统通过有线网络、wifi、3G、4G等网络将车主二维码信息传输到后台服务器;
所述消息服务系统对车主发出移车通知。
所述消息服务系统包括电话业务系统,能够拨打用户及车主电话和发送短信。
所述电话业务系统分别对车主以及用户拨打电话,之后接通双方通话。
所述二维码与所述系统用户ID绑定,所述用户ID在后台服务器中与用户信息关联。
在一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消息服务系统包括APP推送系统,通过APP进行移车消息推送。
在一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二维码贴于车辆车窗的醒目位置上,能够被要求人容易的发现。
在一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APP为微信,所述用户ID为微信ID,用户为微信用户便可以自动成为所述挪车系统的用户,省去了重新安装注册的麻烦,但是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挪车系统也可以单独为一APP。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通过手机自带的摄像头识别二维码,方便快捷,并且改变以往单纯的通知车主移车的方式,提供了用户和车主的双向通话,保护了隐私又提高了移车效率;当车主手机号码更换时,无须重新绑定新的二维码,省去了打印二维码和黏贴二维码的过程;利用微信,减少了客户安装软件和注册的麻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构成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使用时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使用流程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使用电话通知系统构成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使用电话通知流程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更加清楚,现将本实用新型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6所示,一种挪车提示牌,包括一牌体A,牌体一具有粘合材料(未示出),能够将牌体粘合到车主车窗上,另一面具有二维码B,所述二维码编码内容包括一挪车系统的用户ID以及与所述挪车系统连接的网络接口,牌体A上在某些实施方式中也可以具有一些图案C,如商家广告,提示语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纬尔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厦门纬尔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102731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汽车保险杠
- 下一篇:无氧铜水平连铸连体炉隧道式流动熔液高效除气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