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二氯苯污染土壤修复的前置输送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1027331.0 | 申请日: | 2015-12-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5270329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01 |
发明(设计)人: | 徐永铭;梁峙;梁骁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州工程学院 |
主分类号: | B09C1/06 | 分类号: | B09C1/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1018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氯苯 污染 土壤 修复 前置 输送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二氯苯污染土壤修复的前置输送装置,属于环境保护的土壤修复技术。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城市布局和产业结构的调整,老化工厂在经历了工业初期资源掠夺的阶段后,不得不面临搬迁甚至倒闭的局面。而原有厂区的土地使用性质也发生了变化,一些原有的厂区土地,变为了城市的绿地,商业区甚至居民区。在这个过程中,这些企业遗留在原厂区的污染物对周围的环境及居民健康带来了严重的威胁。由于大多数污染场地在市内面临着用地功能的转换和二次开发(如房地产开发等),函需进行修复,以确保生态环境和人居环境安全。因此,针对我国污染场地的特点和修复需求,采用合适的修复技术对污染场地进行高效、快速和安全的修复十分必要。
二氯苯类化合物是指苯环上只有氢、氯原子的一类单环芳香族化合物,共有12种不同取代方式的同系物,主要包括氯苯、二氯苯、三氯苯、四氯苯和六氯苯等,是化工、医药、制革、电子等行业广泛应用的化工原料、有机合成中间体和有机溶剂,其广泛应用使之成为诸多搬迁化工企业遗留场地中的主要污染物质之一。
现有技术:
1.土壤气相抽提技术
土壤气相抽提是在有机污染场地应用最广泛的技术。真空抽取更易去除高蒸汽压的有机物。粗粒径土壤具有较低的土壤吸附参数,如沙地和砂砾,与细粒径土壤相比,更易被真空抽取法去除。通风效果受污染物的水溶性和土壤性质如空气导电率、温度及湿度[13]的影响。高温可促进挥发,因而在真空抽取井周围的渗流区中输入热量,可增加污染物的蒸汽压,提高污染物去除率。还可以采用电加热或热空气挥发等技术来提高土壤温度。
2.热解析技术
热解析是一项新型的非燃烧技术,是通过对有机污染的土壤进行加热,使吸附于土壤中的有机污染物的饱和蒸汽压增大,挥发入气相后挥发逸出,再通过特殊的装置对逸出的有机气体进行无害化处理的技术。该技术对于处理卤代有机物、非卤代的半挥发性有机物、多氯联苯(PCBs)以及高浓度的疏水性液体(DNAPL)等污染物有优势,并且处理率高。但是,使用该技术会破坏土壤结构和土壤生物系统。在使用此技术时,对于操作加热和蒸汽收集需要专业人员进行,以免形成二次污染。
3.光催化降解技术
有机污染物进入土壤后会经多种生物和非生物作用而降解,而在表层土壤中光化学转化是非生物转化的一种重要形式。光催化技术是一项新兴的深度氧化处理技术。从1978年农药的土壤光解成为美国国家环保局(USEPA)等机构对新农药注册的一项技术要求以来,土壤污染的光化学修复过程的研究就受到极大的关注。20世纪70年代Zepp等首次开始对这一领域进行研究,最初的光化学研究都集中于水体,而对土壤中污染物光转化的研究较少。表层土壤中有机污染物光降解反应与均相和多相的水系统相比,有很大的区别,光转化很慢,这主要与土壤对光的阻碍效应有关。但是,与在土壤中的其它迁移转化过程相比,光转化则很快[[28],光降解是污染物在土壤表面降解的一种重要途径,因此,研究土壤表层有机物的降解对修复有机物污染场地具有重要意义。
4.原位化学淋洗技术
原位化学淋洗技术是将淋洗剂加入有机污染的土壤,经过混合,将土壤有机污染物溶解进淋洗溶液,使淋洗溶液往下渗透或者水平排出,然后将含有有机污染物的淋洗液收集再处理的技术。表面活性剂淋洗是美国环保局推荐使用的土壤和地下水污染原位治理疏水性有机污染物的方法之一[[43]。土壤淋洗通过两种方式去除污染物。一是以淋洗液溶解液相、吸附相或气相污染物;二是利用冲淋水力带走土壤孔隙中或吸附于土壤中的污染物。前一过程由污染物的溶解性以及Henry定律常数控制,而后者则取决于冲淋水的压力梯度、土壤粘度及污染物浓度。
5.有机污染土壤植物修复技术
一般认为植物修复技术主要应用于对土壤重金属的修复,但近几年的研究表明,植物修复同样可以应用于有机污染的场地,并且适用于现场修复。Chekola等研究了紫花首楷、柳枝程、酥油草、芦苇等植物对多氯联苯的降解作用。植物对有机污染物的修复主要有三种机理:(1)植物对有机污染物直接吸收。Bucken等研究发现植物可直接吸收环境中微量除草剂阿特拉津,影响植物吸收有机物的因素主要有:植物叶片的蒸腾率、污染物在土壤中的浓度以及植物本身的吸收效率。(2)植物通过自身释放的分泌物和酶分解去除土壤中的有机物。Godsy等研究表明氯乙烯的降解与棉白杨根系分泌物有关。(3)植物对有机物的矿化作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州工程学院,未经徐州工程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102733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推拉式平台固定装置
- 下一篇:一种垃圾焚烧飞灰固化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