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分段可调节式人工髋关节假体有效
申请号: | 201521028254.0 | 申请日: | 2015-12-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5322552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22 |
发明(设计)人: | 宇文培之;冯琛;郭家良;张奇;陈伟;张英泽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伟;张英泽 |
主分类号: | A61F2/36 | 分类号: | A61F2/3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50051 河北省石家庄市自***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分段 调节 人工 髋关节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关节假体。
背景技术
股骨颈骨折可发生于各年龄段,但以50岁以上的老年人最为多见,且女性多于男性。中青年股骨颈骨折常由较大外力引起。股骨颈骨折的致残率和致死率均较高,已成为导致老年人生活质量下降或死亡的主要威胁之一。对于有手术指征的患者目前临床上多行髋关节置换,这项技术日益成熟和普及,而且其10年优良率已超过90%。人工髋关节假体经过了70多年的发展,现已广泛应用于临床,从最初的特氟龙材质到后来的高强度金属对金属材质,从最原始的髋关节模型到后来的高度符合人体解剖学的髋关节假体,人工髋关节假体在解剖结构力学方面其结构与正常人体结构已相当接近,其耐磨性、神经自主感知度等均较高,还可使周围骨组织吸收减少到最低,这些均有对患者术后的功能康复活动具有积极作用,其良好的疼痛改善率使得患者的生活质量大大提高,关节活动度也极大提高,对于改善患者远期预后具有积极作用。
虽然经历了几次较大的改进,但因股骨颈形状较为特殊,两个特殊性角度颈干角(约为110°~140°)和前倾角(正常为12°~15°),多因个人差异而不同,现有的人工髋关节假体由于采用一体成型的固定结构,因而无法完美适应上述个体差异。且目前临床上行髋关节置换术时,人工髋关节假体的置入角度也主要依靠术者的经验及感觉,毫厘之差即有可能引起一些髋关节置换术的特有缺陷,如造成假体松动以及二次骨折、骨坏死等,甚至还有一些罕见但客观存在的问题,如置入假体中心稳定支架断裂、腰部肌肉膨大等。因此亟待研发一种颈干角和前倾角可调节的人工髋关节假体。
实用新型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分段可调节式人工髋关节假体,以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弊端。本发明目的通过以下方式实现:
这种分段可调节式人工髋关节假体包括一可插接在股骨髓腔内的柄状体,柄状体的侧上方延伸,延伸端轴线与柄状体轴线间夹角为110°~140°,延伸端的端部连接一与髋臼相配的球状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柄状体为一体式结构或啮合式插接结构,所述延伸端的一端与所述球状体间绞连或固连,延伸端的另一端与所述柄状体间铰连。
所述球状体下端为一插隼结构,所述延伸端的端部为一与所述插隼相配的插槽,插隼与插槽间绞连,插槽上穿装有紧固钉。
所述球状体下端为一凹槽形结构,所述延伸端的端部为一与所述凹槽内径相配的球状体,延伸端的端部与所述球状体间铰连。
本发明取得的技术进步:由于柄状体即柄身由原有一体式柄身改为啮合式插接可调式结构,使得柄身在该连接点可实现矢状位旋转,又由于延伸端的一端与球状体间为插隼和插槽的绞连结构,即股骨颈假体与股骨头假体间的连接为绞连式连接结构,同时由于柄状体延伸端与柄状体间的铰连结构,使得延伸端即股骨颈在该绞连点实现冠状位旋转,在临床上行髋关节置换术时,可根据患者个体差异调整插隼和插槽间的绞连式连接角度和柄状体延伸端与柄状体间的铰连角度,方便实现不同股骨患者装设髋关节假体时颈干角和前倾角的调整,可极大改善由于假体的置入角度带来的假体松动以及二次骨折、骨坏死、假体中心稳定支架断裂、腰部肌肉膨大等髋关节置换术的特有缺陷,可进一步减少术后并发症,可使髋关节置换同时得到解剖复位和牢固内固定,可完美适应人群的个体差异,提高髋关节置换疗效,实现精准医疗,可使患者术后关节活动度和生活质量得到大大提高,对患者术后功能康复以及改善患者远期预后具有突出的促进作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第二种实现方式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第三种实现方式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的A-A向剖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如图1所示,这种分段可调节式人工髋关节假体它包括一可插接在股骨髓腔内的柄状体1,柄状体1的侧上方延伸,延伸端6的轴线与柄状体1的轴线间夹角为110°~140°,延伸端6的上端部连接一与髋臼相配的球状体4,柄状体1为一体式结构,延伸端6的上端部与球状体4间绞连,即球状体4下端为一插隼结构,延伸端6的上端部为一与插隼3相配的插槽,插隼3与插槽间绞连,插槽上穿装有紧固螺栓,紧固螺栓依次穿过插槽和插隼3,延伸端6的下端与柄状体1间铰连。根据患者的影像学资料,本实施例可在矢状位和冠状位分别对前倾角和颈干角进行初步调整,股骨头切除后常规置入本实施例后,根据术中情况再适当调整上述两角,然后锁紧插槽上的紧固螺栓和延伸端6与柄状体1间铰连点上的螺栓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伟;张英泽,未经陈伟;张英泽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102825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拼接型腰椎后路融合器
- 下一篇:显示装置以及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