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回转窑烟气余热利用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1029345.6 | 申请日: | 2015-12-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5262227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25 |
发明(设计)人: | 秦学深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北大学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7D17/00 | 分类号: | F27D17/00;F22G1/16 |
代理公司: | 沈阳东大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21109 | 代理人: | 梁焱;范象瑞 |
地址: | 110013 ***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回转 烟气 余热 利用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工业窑炉烟气余热利用,特别是一种炭素回转窑烟气余热利用装置。
背景技术
石油焦在回转窑煅烧过程中产生大量的高温烟气,烟气温度在1000~1200℃,烟气中含 有大量石油焦挥发份和粉尘,具有很高的余热利用价值。
现有的回转窑烟气余热利用装置包括在回转窑后部设置的燃烧沉降室和与燃烧沉降室相 接的立式余热锅炉。烟气中的粉尘颗粒在燃烧沉降室内沉积并收集,烟气中的挥发份在燃烧 沉降室内通过燃烧器进行二次燃烧,燃烧后的烟气供给余热锅炉进行余热利用,锅炉产生的 蒸汽外供或发电。这种烟气余热利用装置,将燃烧沉降室与回转窑归为一套系统,与余热锅 炉分开,独立布置,该种结构形式存在三个缺陷:1、由于燃烧沉降室和余热锅炉尺寸都很大, 且整体呈细长条布置,使设备总占地面积较大;2、控制系统相互脱节,不便控制;3、由于 设备分散,漏风量较大,表面散热面积大,使其余热利用率低。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占地面积较大小、便于控制和 余热利用率高的回转窑烟气余热利用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回转窑烟气余热利用装置,包括与回转窑尾部相接 的燃烧沉降室;所述燃烧沉降室通过联通烟道与过热器相接;过热器与蒸发器相接;蒸发器 与水加热器相接;其中水加热器由形成尾部烟道的螺旋换热水管构成:蒸发器由对流管束和 集箱构成,对流管束末端与汽包的输入口相接;过热器分为低温段和高温段,两段中间设有 减温器;所述汽包的输出口与过热器的低温过热器相接。
为实现事故状态下烟气外排和正常状态下烟气余热利用,所述联通烟道由直通烟道和旁 通烟道组成,旁通烟道上和旁通烟道后部的直通烟道上分别设有插板阀。
利用本实用新型装置进行回转窑余热利用,回转窑排出的高温烟气由燃烧沉降室的烟气 入口进入燃烧沉降室后,烟气中所含大颗粒粉尘沉降存储在集灰斗内,所含石油焦挥发份和 微细粉尘靠燃烧器和助燃风机在燃烧沉降室内进行二次燃烧,形成的高温烟气依次通过过热 器、蒸发器和水加热器,与装置给水完成热交换后排空。装置的给水则逆向与高温烟气进行 热交换,最后形成具有一定参数的过热蒸汽,由过热蒸汽出口排出,用于供热或发电。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
1、燃烧沉降室和后部的过热器、蒸发器和水加热器采用集成方式安装,可有效减少设备 占地面积,同时方便设备的集中控制,便于生产管理;
2、由于设备结构紧凑,使漏风量和散热面积减少,余热利用率提高。
3、设备可采用模块化设计,便于不同产能的回转窑根据实际需求进行选型,有利于缩短 设计工期,提高设计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过热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蒸发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中水加热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燃烧沉降室,2—燃烧器,3—助燃风机,4—集灰斗,5-直通烟道,6—旁通烟 道,7-插板阀,8—过热器,81—(过热器)低温段,82—减温器,83—(过热器)高温段, 9—蒸发器,91—对流管束,92—集箱,10—水加热器,101-螺旋换热水管,102-尾部烟道, 11—汽包,a—烟气入口,b—烟气出口,c—给水入口,d—过热蒸汽出口。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回转窑烟气余热利用装置,其燃烧沉降室1的烟气入口a与回转 窑尾部相接,燃烧沉降室上部有燃烧器2和助燃风机3,下部带有集灰斗4(以上均为现有技 术);燃烧沉降室通过由直通烟道5和旁通烟道6组成的联通烟道与过热器8相接,旁通烟道 上和旁通烟道后部的直通烟道上分别设有插板阀7(通过两插板的切换实现事故状态下烟气 外排和正常状态下烟气余热利用);过热器与蒸发器9相接;蒸发器与水加热器10相接。
其中水加热器10如图4所示,由形成尾部烟道102的螺旋换热水管101构成。蒸发器9 如图3所示,由对流管束91和集箱92构成,对流管束末端与汽包11的输入口相接(见图1)。 过热器8如图2所示,由低温段81、高温段83和中间的减温器82构成,所述汽包11的输 出口与过热器的低温段相接(见图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北大学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东北大学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102934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玩具笔
- 下一篇:一种高光料平板电视机壳焊接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