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管路净化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1029449.7 | 申请日: | 2015-12-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5340318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29 |
发明(设计)人: | 吴隽;王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昌船舶重工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35/02 | 分类号: | B01D35/02;B01D36/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沛德权律师事务所 11302 | 代理人: | 房德权 |
地址: | 430060 ***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管路 净化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船舶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管路净化装置。
背景技术
在船舶建造过程中,船舶现场管路清洗工作较为复杂,耗费时间周期长,所用管路净化装置效能较低,虽然有多种类型,但不同程度的存在一些问题,例如:流量较小,漏滤,开盖检查不方便,滤芯清洁、更换不便,滤芯更换易造成二次污染等。施工过程中的不利因素均有涉及,使现有工作持续时间过长,影响整个制造周期,且影响整体施工质量,影响设备及系统的使用寿命。为了能够有效的解决以上种种问题,并提高清洗施工质量及施工效率,需要研究新型精密净化装置,从而促进现场施工,并推进传统清洗工艺的改进、优化。
现有技术中的管路净化装置效能较低,净化周期长,检修和更换不方便,滤芯更换容易造成二次污染。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管路净化装置,解决了或部分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管路清洁效能较低,净化周期长,检修和更换不方便,滤芯更换容易造成二次污染的技术问题,实现了大幅缩短管路清洗时间,显著提高管路清洗效果,更换滤芯操作快捷简便,对于净化效果的检查更加直观方便,对净化杂质的清理更加直接高效且不会造成环境污染或系统二次污染的技术效果。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管路净化装置,包括:筒体、基座和上盖;所述筒体固定在所述基座上;所述上盖固定在所述筒体的顶部开口处;所述筒体下端设置出水接管,上端设置有进水接管;所述管路净化装置还包括:
滤筒,设置在所述筒体的内部;所述滤筒上开设多个第一滤孔;
滤芯,设置在所述滤筒内;所述滤芯开设有多个第二滤孔;
滤纸,设置在所述滤筒与所述滤芯之间;
其中,所述第一滤孔的孔径与所述第二滤孔的孔径不同;含杂质的清洗介质通过所述进水接管进入所述筒体内部,依次通过所述滤芯、所述滤纸及所述滤筒过滤后,从所述出水接管流出。
作为优选,所述上盖通过螺栓固定在所述筒体上;
所述筒体内部设置环形凸台;
所述滤筒挂设在所述环形凸台上。
作为优选,所述管路净化装置还包括:
细孔滤网,包裹在所述滤筒的外圆周面上;
环形板,套接固定在所述滤筒的顶端;
把手,固定在所述环形板的顶端;
其中,所述细孔滤网的滤孔孔径与所述第一滤孔的孔径及所述第二滤孔的孔径不同;所述环形板通过螺栓固定在所述环形凸台上。
作为优选,所述管路净化装置还包括:
磁棒,固定在所述环形板上;
所述细孔滤网与所述滤筒通过多点焊接固定。
作为优选,所述滤芯包括:骨架、爪式滤片及连接杆;
所述连接杆的一端与所述骨架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爪式滤片固定连接;
所述爪式滤片开设有多个所述第二滤孔。
作为优选,所述滤芯包括3块爪式滤片及3根连接杆;
3根所述连接杆的一端与所述骨架固定连接,另一端分别与3块所述爪式滤片固定连接;3块所述爪式滤片沿所述骨架的周向布置;
所述爪式滤片开设有多个所述第二滤孔。
作为优选,所述爪式滤片为圆心角为120°的圆弧板;
所述骨架周向均布3根第一固定杆;所述爪式滤片设置有第二固定杆;
所述连接杆的一端通过开口销与连接销配合与所述第一固定杆固定连接;
所述连接杆的另一端通过所述开口销与连接销配合与所述第二固定杆固定连接。
本申请中提供的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或优点:
由于采用了开设有多个滤孔的滤筒,以及开设有多个滤孔的滤芯,将滤芯套设在滤筒内,同时将滤纸夹持在滤筒内壁与滤芯之间;滤筒及滤芯设计孔径不同的滤孔,使该装置在净化过程中杂质通过不同的滤孔,共经过多道净化,净化效果得到大幅提升,真正做到了立体化净化管路,在不改变现有清洗工艺的情况下使清洗效果大幅提升,清洗时间大幅缩短;清理杂质及更换滤纸时,直接将滤筒及滤芯从筒体内抽出。这样,有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管路清洁效能较低,净化周期长,检修和更换不方便,滤芯更换容易造成二次污染的技术问题,实现了大幅缩短管路清洗时间,显著提高管路清洗效果,更换滤芯操作快捷简便,对于净化效果的检查更加直观方便,对净化杂质的清理更加直接高效且不会造成环境污染或系统二次污染的技术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管路净化装置的结构示图;
图2为图1中滤筒的结构示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昌船舶重工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武昌船舶重工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102944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二氧化硅生产废水循环利用系统
- 下一篇:一种滤芯基座及其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