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土体分层沉降测量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1030413.0 | 申请日: | 2015-12-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5157557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4-13 |
发明(设计)人: | 张建新;岳晓鹏;刘举;李军伟;王凯;蒋坪临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城建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33/24 | 分类号: | G01N33/2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00384 ***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分层 沉降 测量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土工模型试验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土体分层沉降测量装置。
背景技术
在我国的沿海地区,许多工程地基往往都是利用软土经过加固处理所形成,由于软土具 有压缩性高、孔隙比大、渗透性低等特点,这就会使建筑物发生不规则沉降,造成墙体开裂 给建筑物的稳定性带来了很大的破坏。为了控制软土地基的稳定性、保证建筑物的安全性, 测试地基土的沉降就显得十分必要。由于现场试验的周期长、费用高、影响因素多等原因, 室内模型试验已成为当今科研研究领域内的主要研究手段,室内模型试验是岩土工程试验的 重要组成部分,一般土工模型试验除了测试土体表面的沉降外,还要求测量土体的分层沉降。 通过测试不同深度土层的沉降量,了解不同深度土层的变形特性,进而来探究控制地基土的 变形的施工方法及其改造措施。常见室内土体分层沉降的测试方法是在土层中放置沉降板, 沉降板与沉降杆相连并伸出模型箱,在对土体进行加压时,通过测量仪器观测沉降杆的下降 高度进而得出土层的沉降量。其存在的问题是在要求对土层多个不同深度的测点进行测量时, 需要插入多个沉降管,由于模型箱内的土体表面积有限,难以避免杆与杆之间形成的挤土效 应,影响测量值的准确性与可靠性。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土体分层沉降测量装置,该测量 装置可实现对模型箱内土体进行单孔多点的沉降测量。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土体分层沉降测量装置,包括模型箱(1)、沉降测量组件(2)和加压装置(3),所 述模型箱(1)为顶端开口的正方体结构,所述沉降测量组件(2)由定位杆(4)、固定所述 定位杆(4)的底座(5)、套在所述定位杆(4)上的沉降套管(6)和位移传感器(7)组成, 所述沉降套管(6)包括2~5个沉降管(8),各个沉降管(8)均套在所述定位杆(4)上, 相邻沉降管(8)之间设置有定位滑道(9),所述定位滑道(9)内设置滚珠,所述沉降管(8) 上部连有L型薄片(10),所述位移传感器(7)指针的一端搭接在所述L型薄片(10)上, 所述位移传感器(7)指针的另一端通过导线连接在PC机上,所述沉降测量组件(2)设置于 所述模型箱(1)内,所述加压装置(3)包括液压泵(11)、压力传动杆(12)以及连接在所 述压力传动杆(12)末端的承压板(13),所述承压板(13)上部有开口,覆盖在所述模型箱 (1)的箱口。
优选的,所述沉降管(8)的底端外延设置有传感片(14),所述传感片(14)的形状为 圆形。
优选的,所述沉降测量组件(2)的底座(5)的形状为正方形,尺寸为所述模型箱(1) 的1/5~2/5。
优选的,所述位移传感器(7)与所述沉降管(8)的数量一致。
优选的,所述承压板(13)与所述模型箱(1)箱口的尺寸一致。
本实用新型测量装置工作原理如下:
一种土体分层沉降测量装置,其沉降测量组件置于模型箱中,沉降管的直径,高度各不 相同,依次套在定位杆上,位移传感器通过传感器架固定在定位标杆上,传感器指针的一端 搭接在与沉降管相连的L型薄片上,传感器指针的另一端通过导线连接在PC机上,通过液压 泵传送压力至承压板,对土层进行均匀加压,此时,与沉降管相连的传感片会因受压带动沉 降管下沉,搭接在沉降管上的位移传感器指针也会随之下移,其下降数值可通过PC机的数据 采集而得到,即为土层的沉降量。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有:
(1)本实用新型沉降测量装置所采用的沉降管的管径内壁设有两个定位滑道,定位滑道 内嵌有滚珠,在多个沉降管依次套入主体标杆上,对土层加压时,不同外径的沉降管会随着 对土体的加压而下沉,此时,定位滑道内嵌有的滚珠能够有效的减小管与管之间的摩擦,并 且会防止沉降管相互之间发生转动。
(3)本实用新型的沉降测量装置能够实现对土体单孔多点的沉降测量,从而避免了因测 点过多,插入土体的沉降管太密而引起杆与杆之间的挤土效应。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沉降测量装置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沉降测量组件的主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沉降管的剖面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沉降管的俯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城建大学,未经天津城建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103041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沥青混合料多功能检测装置
- 下一篇:电动车用水冷式异步电动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