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钻杆固定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1030943.5 | 申请日: | 2015-12-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5169272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4-20 |
发明(设计)人: | 翟刚毅;王玉芳;林中月;刘亢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地质调查局油气资源调查中心 |
主分类号: | B65D61/00 | 分类号: | B65D6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29 北京市朝阳***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钻杆 固定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油气井工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钻杆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钻井过程中需要摆放、搬运、运输大量钻杆、钻铤等钻井管柱,由于上述这些钻柱质量 较大,相对笨重,在井场或者在运输途中通常采取码放的方法放置和储存。
目前的码放方式通常是调节好最下面一层的管柱然后限制最下面一层管柱的位移。即在 最下面一层管柱的两边同卡子或者采用垂直于地面的与放置管柱的结构相连的限位机构。但 是上层的管柱通常不固定,靠重力和管柱之间的摩擦力作用控制管柱位置,如果遇到需要特 殊加固的,通常在整个码放管柱外部用绳索等固定。但是这种管柱和管柱直线不相互固定的 码放方式是很危险的,如果在运输或者受到冲击、震动时将底部或两边的限位机构破坏,整 个码放的管柱堆便会坍塌,造成损失。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钻杆固定装置,该装置主要靠夹紧臂将相邻 两个管柱夹紧,在管柱码放和运输过程中固定管柱。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钻杆固定装置,其结构包括上支杆、上支杆防滑层、轴、螺杆、左旋螺纹、螺母、 右旋螺纹、下支杆防滑层、下支杆,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支杆与钻杆接触的一侧有上支杆 防滑层,所述的下支杆与钻杆接触的一侧有下支杆防滑层,所述的上支杆和下支杆通过轴的 铰约束相连,所述的螺母固定在螺杆中部,所述的螺杆上部有左旋螺纹,下部有右旋螺纹, 所述的上支杆的末端有右旋螺纹孔,与右旋螺纹相配合,所述的下支杆的末端有左旋螺纹孔, 与左旋螺纹相配合,通过旋转螺母对上支杆和下支杆进行控制。
本实用新型的设计原理:
本实用新型主要是将机械上的杠杆原理运用在空心钻固定装置上,由于在码放钻杆时, 钻杆与钻杆之间一定有接触部分,如六边形码放,每根钻杆会同时与六根关注相邻。由于是 空心钻杆,旋转本实用新型的螺母将支杆张开,对准空心钻杆的接触部分,再反方向旋转螺 母,通过杠杆原理闭合支杆。待固定钻杆的两头皆用该装置进行连接,便可固定钻杆的位置, 这样即使两端对码放钻杆位置的约束撤销(如卡车的侧面),钻杆仍然会相互连接,不会垮 塌。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由上述的原理设计可看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钻杆固定装置结构简单,操作简便, 易于维护,使用安全,能够实现对空心的钻杆的临时固定,保证钻杆运输和码放安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一种钻杆固定装置的示意图。图中:1上支杆,2上支杆 防滑层,3轴,4螺杆,5左旋螺纹,6螺母,7右旋螺纹,8下支杆防滑层,9下支杆。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一种钻杆固定装置,其结构包括上支杆1、上支杆防滑层2、轴3、螺杆4、左旋螺纹5、 螺母6、右旋螺纹7、下支杆防滑层8、下支杆9,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支杆1与钻杆接触 的一侧有上支杆防滑层2,所述的下支杆9与钻杆接触的一侧有下支杆防滑层8,所述的上 支杆1和下支杆9通过轴3的铰约束相连,所述的螺母6固定在螺杆4中部,所述的螺杆4 上部有左旋螺纹5,下部有右旋螺纹7,所述的上支杆1的末端有右旋螺纹孔,与右旋螺纹 7相配合,所述的下支杆9的末端有左旋螺纹孔,与左旋螺纹5相配合,通过旋转螺母6对 上支杆1和下支杆9进行控制。
本实用新型中涉及的未说明部分与现有技术相同或采用现有技术加以实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地质调查局油气资源调查中心,未经中国地质调查局油气资源调查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103094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显示湿度的储物箱
- 下一篇:一种易于取食蜂蜜的新型蜂蜜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