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设有弹性把手的三轮车有效
申请号: | 201521031426.X | 申请日: | 2015-12-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5220959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11 |
发明(设计)人: | 不公告发明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山行诚科技信息咨询服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K21/14 | 分类号: | B62K21/14;B62K21/16;B62J25/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24100 浙江省衢***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设有 弹性 把手 三轮车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三轮车,尤其涉及一种设有弹性把手的三轮车。
背景技术
三轮车(tricycle)是指安装三个轮具有简单机械传动的小型车,装置车厢或平板,用来载人或装货。在中国专利申请号为2010102689307、公告号为cn102381407A、公开日为2012年3月21号、名称为“一种环保购物三轮车”的专利文件中即公开了一种人力三轮车。人力三轮车包括车架,车架设有前叉、后轴和中轴,前叉的上端设有把手杆(又称把手杆)、下端设有一个前轮,后轴设有从动链轮和一对后轮,中轴连接有主动链轮和驱动主动链轮转动的脚踏,主动链轮和从动链轮通过链条连接在一起,在后架上设置有座位、有的还设有车棚。现有的三轮车握持把手杆时的舒适性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把手杆握持时的舒适性好的设有弹性把手的三轮车,解决了现有的三轮车在把手杆握持时的舒适性差的问题。
以上技术问题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解决的:一种设有弹性把手的三轮车,包括车架和前叉,所述车架设有后轴和中轴,所述前叉的上端设有把手杆、下端设有一个前轮,所述后轴设有从动链轮和一对后轮,所述中轴连接有主动链轮和驱动主动链轮转动的脚踏,所述主动链轮和从动链轮通过链条连接在一起,所述把手杆外弹性套设有套管,所述把手杆和套管之间设有调节套管与把手杆之间的弹力的弹力调节机构,所述弹力调节机构包括套设在把手杆外且穿设在套管内的基管和环绕在所述基管外部的夹持层,所述夹持层由若干块沿基管的周向分布的摩擦条构成,所述摩擦条设有若干沿基管的径向延伸的滑杆,所述滑杆滑动穿设于所述基管,所述滑杆的内端设有驱动滑杆外移进而驱动摩擦条同套管抵接在一起的第三弹簧,所述弹力调节机构还设有调节所述第三弹簧的预紧力的预紧力调节结构。使用时握持在套管上来对三轮车的方向进行把控。本技术方案中的拉手杆具有弹性,从而提高使用时的舒适性,本技术方案中的弹性效果还可以改变,以适应不同的需要。拉手杆弹性的具体的调节过程为,通过预紧力调节结构驱动第三弹簧沿基管的径向移动,从而使得摩擦条同套管的正压力改变,从而实现预紧力的改变,使得套管相对于拉手杆晃动的力的大小改变来达到不同的弹性效果。
作为优选,所述车架设有倾斜设置的连接杆,所述车架通过所述连接杆同所述前叉连接在一起,所述连接杆设有搁脚块,所述搁脚块位于脚踏的前上方。通过连接杆连接前叉,结构简单,制作方便。驾驶人员在电动模式下将脚踏在脚踏上则会导致能耗增加,该技术方案通过设置搁脚块,在电动驱动时使用者将脚搁置在搁脚块上,从而避免脚踏不能够自由转动而导致能耗增加。
作为优选,所述搁脚块为板状结构,所述搁脚块所在的平面同所述连接杆所在的直线平行。能够使得搁脚块更为可靠地同连接杆连接在一起。
作为优选,所述连接杆为管状结构。强度高且重量轻。
作为优选,所述车架还设有链条罩,所述链条罩仅遮挡在所述链条的上方和前方。设置两条罩,能够翻转链条弄脏或夹到使用者的裤脚,链条罩不遮挡住链条的水平方线的侧面,装链条时无需取下链条罩。
作为优选,所述预紧力调节结构包括两个将基管支撑在拉手杆外的管状结构的锥形头、驱动锥形头轴向移动并能够使锥形头停止在设定位置的的驱动结构和若干顶杆,所述两个锥形头以小径端对向设置的方式滑动连接在所述基管的两端内,所述顶杆的两端搁置在所述两个锥形头的锥面上,同一块摩擦条的所有的所述滑杆通过所述弹簧支撑在同一根所述顶杆上,每一块摩擦条的所述滑杆各通过一根所述顶杆进行支撑。调节时,通过轴向改变锥形头的位置来实现顶杆沿基管的径向移动、从而实现顶杆沿基管径向位置的改变,从而实现第三弹簧预紧力的改变。调节时的方便性好。
作为优选,所述驱动结构包括两个螺纹连接在所述基管的两端内的顶块,所述两个锥形头位于所述两个顶块之间。通过转动顶块来驱动锥形头实现调节,调节到位则自动定位住,使用时的方便性更好。
本实用新型具有下述优点:握持把手杆时的舒适性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的拉手杆的横截面示意图。
图3为图1中的拉手杆的轴向剖视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山行诚科技信息咨询服务有限公司,未经江山行诚科技信息咨询服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103142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