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震源药柱塑料管喷码用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1031569.0 | 申请日: | 2015-12-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5220065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11 |
发明(设计)人: | 万炳泉;高德昌;代道勇;杨进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雅化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41J2/01 | 分类号: | B41J2/01;B41J3/407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王学强;罗满 |
地址: | 625000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震源 塑料管 喷码用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为震源药柱塑料管喷码用的装置。
背景技术
震源药柱主要用于石油、天然气、煤炭、矿产等地球物理勘探及深水 破礁作业,按照装药密度可分为低密度、中密度和高密度三种,利用地震 波勘探原理,可探知地下各种矿藏。
震源药柱使用的是异型塑料管,具有特殊性,不能进行连续自动化生 产,而且震源药柱不是常规产品,都是应客户需要而临时生产。而炸药行 业执行的警示标识要求,必须为每一条炸药注明生产日期。所以目前采用 的都是人工喷码,工作效率低下。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震源药柱塑料管喷码用装置,可自动 为震源药柱塑料管喷码,取代手工操作。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震源药柱塑料 管喷码用装置,包括机架,其所述机架上固定有倾斜的滑槽,所述滑槽上 端和下端分别设置有供震源药柱塑料管进出的进口和出口;所述滑槽由高 到底逐渐变窄;还包括固定在滑槽上方的喷码机构;所述打码机构包括用 于喷码的打码喷头以及用于感应震源药柱塑料的感应器。
作为一种改进,所述打码喷头喷码处滑槽的宽度与震源药柱塑料管长 度一致。滑槽宽度与震源药柱塑料管长度一致处,震源药柱塑料管的摆放 正好为水平,此时进行喷码正好喷于震源药柱塑料管的正中,保证了喷码 的完整性以及美观性。
作为一种改进,所述滑槽较低一端与机架铰接,较高一端通过竖直设 置的可伸缩的连接杆与机架连接。通过调节连接杆的长度可以调节滑槽的 角度,并由此调节震源药柱塑料管在滑槽中的滚动速度,以适应打码喷头 喷码的速度。
作为一种优选,所述感应器为光电开关。震源药柱塑料管靠近时,遮 蔽光电开光,触发打码喷头进行喷码。其结构简单,精度高。
作为一种改进,所述滑槽两侧设置有挡板。避免震源药柱塑料管脱离 滑槽。
作为一种优选,所述滑槽由两根角钢拼接而成。两根角钢连接起,拼 合成滑槽,并自带挡板。制作简单,并且强度高,不易损坏。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之处在于:具有上述结构的喷码装置,通过倾斜的 滑槽利用重力让震源药柱塑料管自行前进,通过滑槽的宽度调整震源药柱 塑料管的姿态,并利用光电开关感知震源药柱塑料管的到来并控制打码喷 头自行喷码。整个流程完全自动化,替代了人工作业,其效率高,喷码美 观,大大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提高了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正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图。
图中标记:1T形架、2挡板、3机架、4打码喷头、5光电开关、6喷 码机、9连接杆、10滑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结 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机架,其所述机架3上固定有倾 斜的滑槽10,所述滑槽10上端和下端分别设置有供震源药柱塑料管进出 的进口和出口;所述滑槽10由高到底逐渐变窄;滑槽10由两根角钢拼接 而成,其两侧设置有挡板2。滑槽10较低一端与机架3铰接,较高一端 通过竖直设置的可伸缩的连接杆9与机架3连接。还包括固定在滑槽10 上方的喷码机构;所述打码机构包括用于喷码的打码喷头4以及用于感应 震源药柱塑料的感应器。感应器最好为光电开关5。打码喷头4与喷码机 6连接。打码喷头4和光电开关5通过T形架1固定在滑槽10上方,所 述打码喷头4喷码处滑槽10的宽度与震源药柱塑料管长度一致。
使用的时候,若干震源药柱塑料管的通过进口进入滑槽10,由于滑 槽10前宽后窄,使得震源药柱塑料管的在滑槽10内的姿态逐渐被调整至 水平。光电开关5感应到震源药柱塑料管的到来时,触发打码碰头4进行 喷码。
以上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的是,上述优选实施 方式不应视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以权利要 求所限定的范围为准。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 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 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雅化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四川雅化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103156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