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适用于露天场所人员的一种防雷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1031706.0 | 申请日: | 2015-12-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5303944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08 |
发明(设计)人: | 李京校;钱慕晖;李如箭;宋平健;宋海岩;石健;李占中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市避雷装置安全检测中心 |
主分类号: | H01T19/04 | 分类号: | H01T19/04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2 | 代理人: | 郝瑞刚 |
地址: | 100089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适用于 露天 场所 人员 一种 防雷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防雷安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适用于露天场所人 员一种防雷装置。
背景技术
在没有避雷设施的露天场所,人员易遭受雷击危害,如机场停机 坪、海边盐场、田间地头作业人员,或在野外露天站岗的官兵,在雷 雨天有的仍需在露天场所不间断工作。此外,在水边垂钓的人员,或 者在山上或海边的游客游览非常尽兴时,在雷暴来临时不愿离开,或 者来不及找到建筑物躲避,而往往这些地方多为雷电高发区域,所以 这些露天场所人员雷击伤亡概率很高。以北京为例,2001-2014年共发 生34起人员雷击伤亡事故,其中在露天场所为25起(占总数的 73.53%)。
目前,有提出对露天场所人员采用避雷伞或避雷衣进行防雷。一 般雨伞不具有防雷功能,若雷电直接击中雨伞,会通过持伞的人泄放, 引起人员伤亡,或者击中雨衣,但无泄流通道,也会通过人体泄放, 同样引起人员伤亡。在专利CN201349621Y中公开了一种避雷伞,雨 伞顶端通过金属导线和地面上的金属小球连在一起,希望通过该小球 将雷电流导入地面达到避雷的效果,但是这种避雷伞未考虑当雷电流 导入撑伞者脚下的地面引来跨步电压问题,以及导线和人之间的旁侧 闪络危害,此外金属小球和地面接触面积有限,接地阻值会很大,不 利于泄放雷电流。在专利CN203969492U中公开的避雷伞中也存在旁 侧闪络问题以及接触电压危害,而且关键是泄流导线因尺寸原因无法 缠绕在回捲弹簧上(泄流导线直径按规范要求至少为10mm)。
在其他专利中也有提出采用绝缘材料制作伞面、伞架和伞柄,或 者是采用由绝缘的内表层、外表层及位于内表层和外表层之间的导电 层构成的防雷雨衣,希望通过采用绝缘材料一方面降低雷电击中概率, 另一方面即便被击中,也避免人员遭受危害,但均未提及雷电流如何 泄放等问题。在这种情况下,首先,雷雨天雨伞和雨衣外表面被淋湿, 并非是完全绝缘;其次,利用绝缘材料难以避免雷电危害,雷电电压 可达50万伏以上,电流可达100~300千安,当雷电流无法泄放时绝 缘物体都有可能被击穿,因此其下面的人也会受到伤害出现伤亡,无 法保证在雷电高发地区人员的防雷安全。当雷电击中物体后,雷电流 总是通过电阻最小的通道入地,避雷主要还是靠安装引下线和接地装 置及时疏通泄流的方法,目前《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2010) 等标准中防雷设计均是基于这一点。
实用新型内容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解决现有的避雷雨衣或避雷雨伞在接 闪雷电后很难快速泄放雷电流,导致雨衣或雨伞有可能被击穿,下面 的人员遭受直接雷击、接触电压、旁侧闪络和跨步电压的危害,无法 满足露天场所人员防雷安全需要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适用于露天场所人员 一种防雷装置,包括泄流组件、支撑组件、接地组件和绝缘垫,所述 泄流组件包括接闪杆和引下线,所述引下线的上端与所述接闪杆连接, 所述引下线的下端与所述接地组件连接,以将所述泄流组件中的雷电 流通过插入地下的所述接地组件进行泄放;所述支撑组件套设于所述 引下线外部,且所述支撑组件的上端与所述引下线绝缘密封连接;所 述绝缘垫设置于所述接地组件的正上方,且与所述支撑组件的下端连 接。
其中,所述引下线的上端设有伞面,伞面与所述引下线绝缘密封 连接,所述伞面下表面设有伞架,所述伞架与所述支撑组件可滑动支 撑连接,以将所述伞面收合或撑开。
其中,根据滚球法计算所述接闪杆的高度,以保证所述伞面覆盖 的面积在所述接闪杆的防雷保护范围内。
其中,所述引下线包括导电杆与导电管,所述导电杆的上端与所 述接闪杆连接,所述导电杆的下端设置于所述导电管的内侧,且所述 导电杆可沿轴向移动;所述支撑组件包括上段支撑管和下段支撑管, 所述上段支撑管与所述导电杆的上端绝缘密封连接,所述上段支撑管 的内侧套设于所述导电管的外侧,且所述上段支撑管的外侧设于所述 下段支撑管的内侧,且所述上段支撑管可沿轴向移动,以带动所述导 电杆的伸出缩回;所述接地组件设置于所述下段支撑管的底部,并与 所述导电管连接。
其中,所述绝缘垫设有由边缘向中部设置的树脂拉链,以将所述 绝缘垫拉开套在所述下段支撑管的下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市避雷装置安全检测中心,未经北京市避雷装置安全检测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103170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