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发动机喷管轴线的测量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521031786.X | 申请日: | 2015-12-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5209472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04 |
发明(设计)人: | 肖健;张永杰;张菩仁;韦冰峰;吴强;田亚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强度环境研究所;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G01B21/24 | 分类号: | G01B21/2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76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发动机 喷管 轴线 测量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力学测量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发动机喷管轴线的测量系统。
背景技术
发动机喷管轴线作为发动机的推力线,为发动机合成推力的作用线。动力系统中的喷管轴线特别是火箭发动机喷管轴线需要准确设计。现有的火箭发动机喷管轴线只是通过设计来确定,其前提是加工误差较小,成形后喷管变形较小。真实的轴线与设计出现偏差需要通过测量去发现。但使用常规测量方法,采用测量工具接触测量发动机喷管轴线有较大困难。
轴线在喷管内部,由喷管内部形状决定,喷管外部一般有凸起物,因而轴线测量需要在喷管内部开展。喷管轴线是不能直接测量,需要通过测量内壁各个截圆,由截圆计算得到的圆心,连接各截圆的圆心得到喷管轴线。把喷管内壁各个截圆测量出来,内部截圆可能是椭圆,测量点需要较多,才能准确的得出圆心位置。但在常规测量中不容易保证在内部同一截圆上测量,由于喷管为类似锥形,在不同一截圆测量将带来较大误差,测量本身带来的误差大于轴线实际的偏差,这样的测量变得到没有意义。
发动机喷管特别是火箭发动机喷管价格昂贵,严禁磕碰,常规测量中需要使用测量工具接触到喷管内壁,难免会磕碰或划伤内壁,造成损失。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的接触式喷管轴线的测量方法会对喷管内壁造成损害且测量误差大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一方面提出了一种发动机喷管轴线的测量系统,该发动机喷管轴线的测量系统包括:
调平座架和旋转测量装置;
所述旋转测量装置包括测量杆,所述测量杆周向自转;
所述测量杆上设有角度传感器和多个激光位移传感器;
所述多个激光位移传感器位于所述测量杆的不同高度上,用于测量喷管内壁与相应的激光位移传感器的径向距离;
所述角度传感器位于所述测量杆上,用于测量所述测量杆的旋转角度;
所述测量杆竖直设置于所述调平座架上;
所述调平座架与发动机喷管的喷口相接触。
可选地,该发动机喷管轴线的测量系统还包括信号记录与处理器;
所述信号记录与处理器与所述角度传感器和多个激光位移传感器相连,用于根据所述喷管的内壁与相应的激光位移传感器的径向距离和所述测量杆的旋转角度获取所述喷管的轴线。
可选地,所述调平座架包括第一轴承和第二轴承;
所述测量杆包括转轴杆和多个展杆;
所述转轴杆穿过所述第一轴承和所述第二轴承竖直设置于所述调平座架上;
所述多个激光位移传感器分别设置于所述多个展杆上。
可选地,所述角度传感器位于所述转轴杆的底部,所述角度传感器的转轴与所述转轴杆的轴心相连。
可选地,所述调平座架的形状为三角形。
可选地,所述测量杆位于发动机喷管轴线的测量系统的预定中心轴线上。
可选地,该发动机喷管轴线的测量系统还包括:
三个上调姿板和三根导向杆;
所述上调姿板设置于所述调平座架上,用于与发动机喷管的喷口相接触,调节喷口处于水平状态;
所述三根导向杆分别竖直设置在所述三个上调姿板远离所述测量杆的位置上,以对发动机喷管的放置起导向作用。
可选地,该发动机喷管轴线的测量系统还包括:
三个下调姿板;
所述三个下调姿板设置于所述调平座架的底部,用于调节调平座架(1)自身处于水平状态。
本实用新型另一方面提出了一种发动机喷管轴线的测量方法,该方法包括:
获取喷管内壁与相应的激光位移传感器的径向距离;
获取测量杆的旋转角度;
根据所述喷管的内壁与相应的激光位移传感器的径向距离和所述测量杆的旋转角度获取多个截圆的圆心,连接各截圆圆心获得发动机喷管轴线。
可选地,所述根据所述喷管的内壁与相应的激光位移传感器的径向距离和所述测量杆的旋转角度获取多个截圆的圆心,包括:
采用最小二乘拟合法对所述喷管的内壁与相应的激光位移传感器的径向距离和所述测量杆的旋转角度进行拟合,获取多个截圆的圆心。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发动机喷管轴线的测量系统及方法,实现了对发动机喷管轴线的非接触式测量,避免了接触式测量对喷管内壁造成的损坏,通过多个激光位移传感器获取发动机喷管内壁的多个截圆的径向距离,通过角度传感器获取测量杆的旋转角度,根据多个截圆的径向距离和测量杆的旋转角度获取喷管的轴线,测量结果准确。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强度环境研究所;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未经北京强度环境研究所;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103178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单向支座剪力测量装置及测量方法
- 下一篇:偏振干涉成像光谱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