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可折叠乒乓球台有效
申请号: | 201521032317.X | 申请日: | 2015-12-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5252461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25 |
发明(设计)人: | 孔建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孔建平 |
主分类号: | A63B67/04 | 分类号: | A63B67/04;A47B25/00;A47B3/08 |
代理公司: | 东莞市创益专利事务所 44249 | 代理人: | 李卫平 |
地址: | 523000 ***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可折叠 乒乓 球台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运动器械领域,尤其涉及乒乓球台。
背景技术
乒乓球是一种世界流行的球类体育项目,在我国尤其受到欢迎,被称为“国球”,乒乓球球台的标准规格为高76厘米、长2.74米、宽1.525米。
目前,常见的乒乓球台可以分为拆分式乒乓球台和固定式乒乓球台。固定式乒乓球台的搬运、拆装需要整体搬动,非常麻烦。拆分式乒乓球台虽然不需要整体搬动,但是结构复杂,对零部件之间的配合度要求较高,生产加工工艺复杂,导致生产成本较高,在使用过程中需要繁琐的拆装,不便于人们的使用。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方便折收移动及展开使用的可折叠乒乓球台。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可折叠乒乓球台,该乒乓球台由左右两个半台靠合拼接构成,两个半台下侧有各自的支撑脚支撑,所述两个半台均各自具有可对折性,在两个半台的内下侧设有收容槽,收容槽供支撑脚收折隐藏,半台呈盒子状对合折叠。
上述方案进一步是:所述支撑脚的上端与半台铰接连接,支撑脚的下端为触地端,在支撑脚的中段铰接有斜顶杆,斜顶杆的另一端朝支撑脚内折方向延伸并铰接于半台,斜顶杆的中段设有可折收的活动关节位;所述半台下侧相对斜向的斜顶杆之间有可拆的固定杆拉持。
上述方案进一步是:所述支撑脚呈U形设计,每个半台下侧设有两支U形的支撑脚,两支U形的支撑脚的U形边均有斜顶杆支顶。
上述方案进一步是:所述两个半台的靠合拼接位组设有网架,网架具有U形杆,U形杆的两端跨接两个半台。
与现有技术对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可折叠乒乓球台,整体结构科学合理,加工方便,生产成本低,折叠和展开方便快捷,易于搬运;折叠后体积小,达到四片式折叠功效,有利于储存,节约空间,适于一般家庭和公司广泛推广应用。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图1实施例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附图3为图1实施例的折收示意图;
附图4为图1实施例折叠后的效果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具体结构及产生的技术效果作进一步说明,以充分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特征和效果。
参阅图1、2、3、4所示,系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结构示意图,本实用新型有关一种可折叠乒乓球台,该乒乓球台由左右两个半台1靠合拼接构成,两个半台1下侧有各自的支撑脚2支撑,所述两个半台1均各自具有可对折性,在两个半台1的内下侧设有收容槽11,收容槽11供支撑脚2收折隐藏,半台1呈盒子状对合折叠。两个半台1的靠合拼接位组设有网架5,网架5具有U形杆51,U形杆51的两端跨接两个半台1,并通过螺纹锁接方式连接,实现网架5安装,同时还可将两个半台1稳固靠合拼接,防止分离,以便正常使用。
图1、3、4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支撑脚2的上端与半台1铰接连接,支撑脚2的下端为触地端,在支撑脚2的中段铰接有斜顶杆3,斜顶杆3的另一端朝支撑脚2内折方向延伸并铰接于半台1,斜顶杆3的中段设有可折收的活动关节位31;所述半台1下侧相对斜向的斜顶杆3之间有可拆的固定杆4拉持。固定杆4两端分别通过螺钉锁接于相应斜顶杆3上,给予固定斜顶杆3,防止斜顶杆3活动折收,以便支顶支撑脚2,从而达到支撑脚2展开稳固支撑半台1。本实施例中,所述支撑脚2呈U形设计,每个半台1下侧设有两支U形的支撑脚2,两支U形的支撑脚2的U形边均有斜顶杆3支顶。整体结构科学合理,加工方便,生产成本低,折叠和展开方便快捷,支撑稳定。
图3、4所示,折叠过程是:先将网架5拆卸,实现左右两个半台1分离,然后再逐一折叠两个半台1。将相应半台1下侧的固定杆4卸下,再利用斜顶杆3的活动关节位31折收斜顶杆3,同时拉动支撑脚2内折并收藏于半台1内下侧的收容槽11中,即可利用合页等对折件将半台1呈盒子状对合折叠,相应支撑脚2、斜顶杆3及固定杆4收藏于内,图3所示,对于固定杆4可通过相应螺钉锁接在支撑脚2或半台1内侧壁上,达到防丢。图4所示,折叠后的乒乓球台体积小,达到四片式折叠功效,有利于储存,节约空间,易于搬运。
当然,以上结合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了详细说明,只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加以实施,因此,凡根据本实用新型精神实质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孔建平,未经孔建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103231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