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基于红外遥控的CDR终端及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521033794.8 | 申请日: | 2015-12-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5281784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01 |
发明(设计)人: | 肖不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海尔集成电路设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8C23/04 | 分类号: | G08C23/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88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红外 遥控 cdr 终端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数字广播系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红外遥控的CDR终 端及系统。
背景技术
红外遥控利用波长为0.76~1.5μm之间的近红外线来传送控制信号 的,红外遥控系统一般分发射和接收两个部分。
遥控专用集成电路(采用AT89S52单片机)是发射系统的核心部分, 其内部由振荡电路、定时电路、扫描信号发生器、键输入编码器、指令译 码器、用户码转换器、数码调制电路及缓冲放大器等组成。它能产生键位 扫描脉冲信号,并能译出按键的键码,再经遥控指令编码器得到某键位的 遥控指令(遥控编码脉冲),由38KHZ的载波进行脉冲幅度调制,载有遥控 指令的调制信号激励红外二极管发出红外遥控信号。
在红外接收器中,光电转换器件将接收到的红外光指令信号转换成相 应的电信号。此时,信号非常微弱而且干扰特别大,为了实现对信号准确 的检测和转换,除了高性能的红外光电转换器件,还应合理地选择并设计 性能良好的电路形式。最常用的光电转换器件是光电二极管,当光电二极 管PN结的光敏面受到光照射后,PN结的半导体材料吸收光能,并将光能 转换为电能。当光电二极管上加有反向电压时,二极管中的反向电流将随 入射光照强度的变化而变化,光的辐照强度越大,其反向电流越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克服上述缺陷的基于红外遥控的CDR 终端及系统。
在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基于红外遥控的CDR终端,包括: 红外接收模块,其用于接收红外遥控信号并将其转换为电信号,该红外遥控 信号中载有对CDR终端的遥控指令;解调模块,其与所述红外接收模块相连 接,用于接收所述电信号并对其进行解调;解码模块,其与所述解调模块相 连接,用于接收解调后的电信号并对其进行解码,解码后的电信号用于对CDR 终端进行控制操作。
优选地,所述红外接收模块是光电二极管或光电三极管。
优选地,所述光电二极管是PIN光电二极管。
优选地,所述CDR终端还包括:液晶显示屏,用于向用户显示控制操作 中CDR终端的响应信息。
在第二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基于红外遥控的CDR系统,包括本 实用新型第一方面的CDR终端和红外遥控器,其中,所述红外遥控器包括: 按键模块,其用于接受用户的按键输入,产生对CDR终端的遥控指令;编码 调制模块,其与所述按键模块相连接,用于接收所述遥控指令并对其进行编 码调制;红外发射模块,其与所述编码调制模块相连接,用于在编码调制后 的电信号的激励下产生红外信号并将其发射到所述红外接收模块。
优选地,所述按键模块包括一个或多个物理按键。
优选地,所述红外发射模块是红外发光二极管。
本实用新型通过用红外遥控对具有CDR接收功能的终端进行控制,在 一定情况下方便了用户操作,增强了用户体验。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基于红外遥控的CDR系统的示意 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基于红外遥控的CDR系统的示意 图。
如图1所示,该系统包括CDR终端和红外遥控器,其中,CDR终端包括顺 序连接的红外接收模块、解调模块和解码模块,红外遥控器包括顺序连接的 按键模块、编码调制模块和红外发射模块相连接。
用户通过按键模块上的一个或多个物理按键向红外遥控器输入遥控指 令,包括但不限于启动/关闭/休眠CDR终端,输入频点、搜索频道等。
红外遥控器扫描到该遥控指令并将其送入编码调制模块,编码调制模块 对其进行编码调制,并将编码调制后的载有遥控指令的电信号传送到红外发 射模块。
红外发射模块接收该电信号,在该电信号的激励下产生红外信号,并将 其发射到CDR终端中的红外接收模块。优选地,红外发射模块采用红外发光 二极管。
红外接收模块接收该红外信号,对其进行光电转换、放大、整形等处理 后,将处理后的电信号传送到解调模块。红外接收模块一般是光电二极管或 光电三极管,优选地可采用PIN光电二极管。
解调模块对接收到的电信号进行解调制,并将解调制后的电信号传送到 解码模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海尔集成电路设计有限公司,未经北京海尔集成电路设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103379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人行斑马线交通灯控制系统结构
- 下一篇:一种上行资源分配方法及用户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