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聚合物类水泥缓凝剂的合成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1033856.5 | 申请日: | 2015-12-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5182710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4-27 |
发明(设计)人: | 卢娅;李明;郭子涵;郭小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南石油大学 |
主分类号: | B01J19/00 | 分类号: | B01J19/00;B01J4/00;C04B24/24 |
代理公司: | 成都正华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9 | 代理人: | 李林合 |
地址: | 6100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聚合 物类 水泥 缓凝剂 合成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化学反应装置,具体涉及到一种聚合物类水泥缓凝剂的合成装置。
背景技术
水泥缓凝剂是一种能推迟水泥水化反应,从而延长混凝土的凝结时间,使新拌混凝土较长时间保持塑性,方便浇注,提高施工效率,同时对混凝土后期各项性能不会造成不良影响的外加剂。缓凝剂种类很多,常用的主要有:木质素磺酸盐及其衍生物、低分子量纤维素及其衍生物、羟基羧酸(盐)、有机膦酸(盐)、硼酸(盐)、复合物等。具体可用作缓凝剂的物质有:糊精、各种类型的淀粉、干酪素以及某些含蛋白的物质;还有蔗糖、葡萄糖、木质磺酸钙盐或钠盐、羧甲基纤维素钠(CMC)、羧乙基纤维素(CHC)以及他们的混合物;另外还有酒石酸、酒石酸钾、酒石酸钙、二水硫酸钙、亚硫酸钙、硫酸亚铁、硼酸、硼酸和酒石酸的混合物、酒石酸和碳酸氢钠的混合物、六偏磷酸钠、磷酸、磷酸二纳、磷酸三纳、磷酸四纳、磷酸氢二钠、焦磷酸钠、烷基磷酸脂、乙二胺四乙酸二钠、各种腐植酸等。
聚合物类缓凝剂是近年来国内外研究最的一类缓凝剂。由于通过聚合技术可将多种不同的功能性单体结合在一起,而且可以控制分子链的长短、分子量的大小及分布,因此这类缓凝剂可以用分子设计思想来指导其合成,得到综合性能较为理想的缓凝剂。大部分缓凝剂通过化学合成制备得到,现有的用于聚合物类水泥缓凝剂的设备容量小,安装过程较为复杂;每次合成都需要组装玻璃器皿来进行合成,做不到量产,也比较繁杂,同时也没办法实现压力控制。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便于在实验室使用的合成装置。
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聚合物类水泥缓凝剂的合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反应器,反应器的顶部设有进料管、回流管和放空管,底部设有出料管;进料管、回流管、放空管和出料管上设置有阀门;
反应器下部侧壁的隔层内设有冷却管,反应器底部的隔层内设有电加热器;电加热器与反应器底部的接触面上设有石棉网;反应器下端底部设有四个支脚;
反应器内设有温度传感器和压力传感器,反应器的外部侧壁上设有温度参数和压力参数的显示器;
进料管的一端为呈喇叭状的进料口,另一端为呈圆锥状、延伸至反应器轴线上且开口朝向反应器底部的出料口;回流管上配置有冷凝器,回流管的底部设有回液出口。
本实用新型的优化方案中,反应器上设有透明的观察窗;反应器的直径为50cm~150cm;反应器的高度为100cm~200cm。
本实用新型的优化方案中,进料管上的阀门为单向阀。
本实用新型的优化方案中,反应器上设有人孔。
本实用新型的优化方案中,回液出口为锥形出口,回液出口上设有阀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简单,可以满足合成聚合物类水泥缓凝剂所需的生产条件,功能全面,制造成本较低,能够根据合成需要调节,便于实验室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示意图。
其中,1、反应器;2、进料管;3、回流管;4、放空管;5、出料管;6、电加热器;7、进料口;8、出料口;9、冷凝器;10、回液出口;11、观察窗;12、显示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公开了一种聚合物类水泥缓凝剂的合成装置,包括反应器1,反应器1为合成装置的主体,是物料合成的场所。反应器1的顶部设有进料管2、回流管3和放空管4,底部设有出料管5;进料管2、回流管3、放空管4和出料管5上设置有阀门。物料从进料管2进入反应器1内,回流管3用于进行回流操作,放空管4用于将反应器1内部空气放空,实现压强平衡。
反应器1下部侧壁的隔层内设有冷却管,反应器1底部的隔层内设有电加热器6,可以通过冷却管和电加热器6实现反应器1内的温度控制。电加热器6与反应器1底部的接触面上设有石棉网;反应器1下端底部设有四个支脚。
反应器1内设有温度传感器和压力传感器,反应器1的外部侧壁上设有温度参数和压力参数的显示器12;显示器通过线路与传感器连接,从而实现实时显示。
进料管2的一端为呈喇叭状的进料口7,另一端为呈圆锥状、延伸至反应器轴线上且开口朝向反应器1底部的出料口8。喇叭状的进料口7可以便于物料进入;出料口8的一端延伸至反应器1轴线上,且呈圆锥状开口朝下,使得物料进入后会呈水柱状从反应器1轴线上落入底部,不会将物料飞溅到反应器1上部的侧壁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南石油大学,未经西南石油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103385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自动控制的乳酸菌饮品制备用溶酸罐
- 下一篇:一种层叠式微通道反应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