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采用柔性扁平线缆布线技术的时钟弹簧有效
申请号: | 201521034672.0 | 申请日: | 2015-12-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5303898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08 |
发明(设计)人: | 张亚军;刘云飞;徐建清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鹰击汽车部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35/00 | 分类号: | H01R35/00;B60R16/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1801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采用 柔性 扁平 线缆 布线 技术 时钟 弹簧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零部件,特别是涉及一种采用柔性扁平线缆布 线技术的时钟弹簧。
背景技术
时钟弹簧是用来连接汽车转向盘功能部件、安全气囊线束和仪表线束的 电器旋转连接件,通常安装在车辆转向盘的下部,在转向盘向左或向右旋转 时,用来保证转向盘安全气囊、喇叭开关以及转向盘上其它的电器部件开关 能够正常稳定的工作。时钟弹簧主要功能如下:一、将汽车的前面和侧面安 装的感应器里传出来的电信号传递到转向盘的气体发生器,来实现安全气囊 启爆信号的可靠传输。二、传递汽车转向盘上的喇叭、其他电器部件功能等 控制通路的电器信号。三、实现转向开关的自动回位功能。
如图1所示,现有的时钟弹簧主要由柔性扁平线缆和相对转动的外壳、 线束和接插件等组成。在方向盘左、右的选择运动中,以保证驾驶员前安全 气囊、喇叭开关等电器部件正常的电路连接。所述柔性扁平线缆目前采用的 绕线方式呈涡旋形卷状或U-Turn状或设计多个滚轮绕线等布线方式,它的 输入端固定于外壳上,它的输出端固定于线心上。当转动盘转动时,线心也 随着一起转动,从而带动柔性扁平线缆的输出端一起转动。该类型结构具有 柔性扁平线缆运动范围大、零部件多、噪音大、装配工艺复杂、工作稳定性 差等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采用柔性扁平线缆布线技 术的时钟弹簧,其设置引导轮半圆形导向槽结构替代了目前广泛应用的多个 滚轮结构、U-Turn状布线结构及涡旋形卷状结构解决了上述时钟弹簧转动时 引起的柔性扁平线缆运动范围大、零部件多、装配工艺复杂等问题,从而使 得时钟弹簧内部柔性扁平线缆运动范围被定义的更加规则、可靠,装配工艺 更简单、工作噪音更低、稳定性更好,节省了结构空间,减少了零部件数量, 从而也降低了产品成本。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一种采用柔性 扁平线缆布线技术的时钟弹簧,其特征在于,采用柔性扁平线缆布线技术的 时钟弹簧包括外壳、底座、夹持轮、主动轮、引导轮、柔性扁平线缆组件、 保护条、短路棒、气囊线组件、电路盖板。外壳位于主动轮下方,保护条、 气囊线组件都位于主动轮上,柔性扁平线缆组件一端固定在主动轮上,柔性 扁平线缆组件另一端固定在底座上,电路盖板位于底座上,底座位于引导轮 下方,夹持轮位于底座下方,短路棒与底座相连。
优选地,所述底座为环状结构,并设有九处与所述外壳相匹配安装的卡 盘、连接外部部件的第一插接器、固定所述柔性扁平线缆组件的导向槽。
优选地,所述外壳为环状结构,并在其周边设有九处与底座相匹配安装 的第二卡扣、与所述主动轮安装匹配的凸筋圆环。
优选地,所述引导轮为环状结构,在其中心环和外环结构之间设有一条 贯穿两者的半圆弧形导向槽,并在其外环还设有三个支撑弹性调节爪;在所 述引导轮的中心环还设有用于安装所述主动轮的圆周形支撑平台。
优选地,所述夹持轮沿圆周设有三个凸出卡盘,且还设有与管柱进行适 配的中心孔以及转向旋转回位限位凸筋。
优选地,所述柔性扁平线缆组件设有第一PIN脚、FFC线缆、印刷电路 板、第二PIN脚,第一PIN脚、印刷电路板、第二PIN脚都与FFC线缆连接, 在FFC线缆两端焊接部位还设有聚酰亚胺防护膜。
优选地,所述印刷电路板设有安装圆孔。
优选地,所述第一PIN脚和第二PIN脚用于气囊连接或用于功能性连接; 用于气囊连接的PIN脚采用镀镍化金,所述的镀镍化金层厚度至少为3μm; 用于功能性连接的PIN脚采用镀镍敷锌,所述的镀镍敷锌层厚度至少为5μ m。
优选地,所述短路棒包括安装部和接触部,所述接触部与第一PIN脚接 触的部分镀镍化金,该镀镍化金层厚度至少为3μm。
优选地,所述主动轮上设有用于安装保护条的第三插接器和用于安装气 囊线组件的第四插接器。
本实用新型的积极进步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通过引导轮的作用实现柔 性扁平线缆的收缩或展开,替代目前采用的柔性扁平线缆呈涡旋形卷状或 U-Turn状或设计多个滚轮绕线等布线方式,减少了零部件数量,简化了装配 工艺,节约了生产成本,降低了噪音,使得时钟弹簧工作更加稳定、可靠。
附图说明
图1为传统的时钟弹簧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鹰击汽车部件有限公司,未经上海鹰击汽车部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103467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