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塑胶管气密封堵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1034774.2 | 申请日: | 2015-12-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5226364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11 |
发明(设计)人: | 张国群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溯联塑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J15/06 | 分类号: | F16J15/06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李海建 |
地址: | 400026 重庆***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塑胶 气密 封堵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塑胶管件生产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在塑胶管 生产过程中所用到的塑胶管气密封堵装置。
背景技术
塑胶管因具有工作可靠,可塑性强等优点被广泛应用,尤其是在 安装空间受限的情况下,其优势更为明显。
在内燃机车领域中,塑胶管路就有着极为广泛的应用,众所周知, 在内燃机车中发动机的安装受到各方面安装空间的限制,发动机的燃 油系统以及进气系统中所采用的管路需要具备较强的可塑性才能保证 管路自身在各个部件之间的缝隙中穿过,塑胶管本身的特性刚好可以 满足发动机燃油系统以及进气系统的管路排布需求。
塑胶管的气密性是衡量塑胶管质量至关重要的一项指标,气密性 不合格的塑胶管会导致工作介质的泄露,因此在出厂前,塑胶管均需 要经过严格的气密性测试,塑胶管在进行气密性测试的过程需要用到 气密性封堵装置,以便于对塑胶管进行密封。
目前测试过程中所用到的气密性封堵装置包括接头和伸入到接 头内的堵头构成的,堵头螺纹连接在接头内,但是该种气密性封堵装 置在拆装过程中非常繁琐,需要反复拧下和旋入堵头,这使得测试过 程中堵头的拆装占用了较大时间,不利于气密性测试效率的提高。
因此,如何能够简化堵头在接头内的拆装过程,以提高塑胶管气 密性检测效率是目前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塑胶管气密封堵装置,以便能够简 化堵头在接头内的拆装过程,从而提高塑胶管气密性检测效率。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塑胶管气密封堵装置,包括 用于设置在塑胶管上的接头,和用于对所述接头进行封堵的堵头,所 述堵头包括杆体和凸起于所述杆体表面的定位环体,所述接头内的堵 头安装腔中包括:
嵌设在所述堵头安装腔内,且用于与所述堵头的杆体配合的第一 密封圈和第二密封圈,所述第二密封圈位于所述第一密封圈的前端;
嵌设在所述堵头安装腔内,且用于与所述堵头的定位环体配合的 卡环,所述卡环包括第一半圆卡,和第二半圆卡;
穿过所述堵头安装腔的侧壁,且与所述第一半圆卡相连的第一复 位按钮,所述第一复位按钮位于所述第二半圆卡一侧;
穿过所述堵头安装腔的侧壁,且与所述第二半圆卡相连的第二复 位按钮,所述第二复位按钮位于所述第一半圆卡一侧。
优选的,所述第一密封圈和所述第二密封圈之间设置有隔离环。
优选的,所述堵头的定位环体前侧为圆弧状导向面;所述第一半 圆卡的卡边上设置有与所述圆弧状导向面适配的第一导向斜面;所述 第二半圆卡的卡边上设置有与所述圆弧状导向面适配的第二导向斜 面。
优选的,所述堵头杆体的前端为圆弧状导向面,且所述卡环与所 述第一密封圈之间还设置有导向隔离环,所述导向隔离环的入口设置 有与所述圆弧状导向斜面适配的导向斜面。
优选的,所述接头为橡胶接头。
优选的,所述接头用于嵌入所述塑胶管内的端头上设置有与所述 塑胶管配合的第三密封圈。
优选的,所述接头上还设置有用于防止所述接头与塑胶管脱开的 防脱倒刺。
由以上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塑胶管气密封堵 装置中,接头内的堵头安装腔内嵌设有与堵头上的定位环体相配合的 卡环,该卡环包括第一半圆卡和第二半圆卡,与第一半圆卡相连的第 一复位按钮位于第二半圆卡一侧;与第二半圆卡相连的第二复位按钮 位于第一半圆卡一侧。
由于第一半圆卡和第二半圆卡构成用于与定位环体卡配的卡环, 因此卡环在自然状态下是可以保证与定位环体可靠卡配的;而在需要 拆卸堵头时,同时按压第一复位按钮和第二复位按钮将实现卡环的扩 大,这将松开定位卡环,因而堵头可以从接头内抽出。由此可见,本 实用新型中所公开的塑胶管气密封堵装置在拆卸堵头时仅需通过按压 按钮即可实现,而在装配堵头时仅需直接推入堵头即可。这就有效简 化了堵头的拆装过程,从而提高了塑胶管气密性检测的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公开的塑胶管气密封堵装置的剖视 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公开的堵头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溯联塑胶有限公司,未经重庆溯联塑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103477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对数螺旋环形槽干气密封环
- 下一篇:汽车换挡换位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