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矿用环形引射除尘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521034858.6 | 申请日: | 2015-12-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5189939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4-27 |
发明(设计)人: | 王昊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E21F5/20 | 分类号: | E21F5/20;E21F5/04 |
代理公司: | 济南舜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7205 | 代理人: | 申传晓 |
地址: | 266590 山东省青***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环形 除尘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矿用气雾联动除尘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矿用环形引射除尘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矿井机械化生产水平的快速发展,矿井生产过程中的粉尘危害日益突出,尘肺病、 粉尘爆炸等灾害危害程度不断升级,严重威胁了矿井的安全生产和矿工的身心健康。
国内外实践证明,在矿井高产尘工作场所采用湿式抽吸除尘装置是解决矿井高浓度粉尘 危害的有效方法,对于井下区域性危害的防控与处理起到了积极作用。理论上,通过除尘装 置对矿井产尘场所粉尘团强力抽出,降低作业场所粉尘浓度,在此基础上采用湿式降尘措施, 从而对粉尘进行有效控除。抽尘净化技术的关键设备为除尘装置,通过对国内外文献的整理 得知,目前,广泛采用的除尘装置主要包括机械除尘装置、过滤式除尘装置、湿式除尘装置 和电除尘装置四类。现场实践应用表明,上述四类除尘装置能够发挥异性的抽尘净化功能, 均可对作业场所的高浓度粉尘实现一定程度地控除,实际除尘效率均控制在较低范围内。除 此之外,上述除尘设备均具备同样的不足,主要表现在:
(1)安全性较低,高浓度含尘风流未经降尘处理进入除尘装置内部,当粉尘浓度达到一 定程度后极易引起粉尘爆炸;
(2)处理风量小,除尘装置无法实现对作业区域粉尘的高效率抽吸作业;
(3)环保性不足,由于除尘装置处理风量有限,为提高抽尘效率,务必选用大功率机械 设备,此时不仅耗电量大且设备运行噪音强,影响井下劳动工人间信息传递的准确性,易发 生责任事故。
因此,为了提高矿井产尘场所的降尘效率,亟需设计出同时满足处理风量大、安全系数 高、运行能耗低、环保性能好的新型除尘装置,从而实现矿井的高效除尘、安全生产。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矿用环形引射除尘系统,使 含尘气体流动过程中受到高压喷雾及惯性捕尘双重降尘作用,提高降尘效率。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方案包括:
一种矿用环形引射除尘系统,其包括喷雾降尘装置,其中,喷雾降尘装置与旋流增速装 置相连通,旋流增速装置与集风控尘装置相连通,集风控尘装置包括增风机构与集风机构, 增风机构朝向集风机构布置;增风机构包括外管,外管内设置有内管,内管外壁与外管内壁 之间形成射流出风间隙,射流出风间隙与旋流增速装置相连通,射流出风间隙朝向集风机构 的一端为封闭端,内管外壁上设置有渐变式凸起,渐变式凸起自射流出风间隙的封闭端至另 一端的厚度逐步增大,外管内壁在与渐变式凸起最厚端的对应处设置有弧形面,弧形面与渐 变式凸起最厚端形成射流嘴,射流嘴与内管的管腔相连通;射流嘴向内管的管腔内喷射气流 时,内管的管腔内在射流嘴端形成负压区。
所述的矿用环形引射除尘系统,其中,上述集风机构包括喇叭口式集风管,内管的管腔 朝向喇叭口式集风管,喇叭口式集风管通过第一惯性除尘装置与一导流风筒相连通。
所述的矿用环形引射除尘系统,其中,上述旋流增速装置包括导风管,导风管内设置有 旋流导风机,导风管与射流出风间隙相连通。
所述的矿用环形引射除尘系统,其中,上述喷雾降尘装置包括入风管,入风管与导风管 相连通,入风管与导风管的直角连接处设置有圆弧过渡,入风管的入风口处设置有第二惯性 除尘装置。
所述的矿用环形引射除尘系统,其中,上述喷雾降尘装置上设置有第一喷头机构,第一 喷头机构通过第一管路与第一供水管路相连通,集风机构上设置有第二喷头机构,第二喷头 机构通过第二管路与第一供水管路相连通,第一供水管路与喷雾增压装置相连接通,喷雾增 压装置通过第二供水管路与储蓄箱相连通,第二供水管路上设置有Y型液体杂质过滤器,储 水箱通过第三管路与矿井内降尘水管相连通,第三管路上设置有电磁阀,储水箱内设置有液 位传感器,储水箱底部设置有控制机构,电磁阀、液位传感器均与控制机构通信连接;矿井 内降尘水管与一降尘剂添加装置相连通。
所述的矿用环形引射除尘系统,其中,上述喷雾降尘装置与集风机构上均设置有排水槽, 排水槽用于排出喷雾降尘装置与集风机构产生的降尘污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科技大学,未经山东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103485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瓦斯输送管道中抑爆器的端头封堵盖板
- 下一篇:一种摩擦式让压锚杆支护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