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瓶盖落球试验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1036003.7 | 申请日: | 2015-12-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5228755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11 |
发明(设计)人: | 王海龙;李宪昌 | 申请(专利权)人: | 济南兰光机电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M7/08 | 分类号: | G01M7/08 |
代理公司: | 济南圣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221 | 代理人: | 赵敏玲 |
地址: | 250031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瓶盖 试验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瓶盖落球试验装置。
背景技术
瓶盖耐压冲击性能直接关乎包装是否合格,我国有严格的标准规定如何测试瓶盖的耐压冲击性能,标准要求下落的钢球冲击瓶盖的多角度多位置:垂直落于顶部中心;垂直落于顶部边沿;与瓶盖边沿成45°角;垂直落于瓶盖侧壁。不同角度对应瓶盖不同的测试工位。目前瓶盖落球试验装置多为单工位径向压紧,这些装置对加工组装要求高,且只能实现单工位试验。要测试瓶盖其他工位,只能重新装夹或更换测试装置,费时费力。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技术缺陷,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瓶盖落球试验装置。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
一种瓶盖落球试验装置,包括底座、滑轨、支架和用于安装试样瓶的旋转测试装置,所述底座上设有能直线移动的滑轨,所述的滑轨上安装有支架,所述的支架内设有能在竖直平面内进行360度旋转的旋转测试装置,试验时,将试样瓶放置在旋转测试装置内进行试验。
进一步的,所述旋转测试装置与支架间设置旋转轴,旋转测试装置沿着旋转轴在竖直平面内进行360度旋转。
进一步的,所述的旋转测试装置与支架间还设有定位销,用于固定旋转测试装置的角度。
进一步的,所述旋转测试装置包括旋转外壳、托板、定位板、上止板和支撑杆;所述的托板、定位板和上止板按照从下到上的顺序依次设置在旋转外壳内,上止板位于旋转外壳的顶部,所述的支撑杆水平设置在外壳上,可在Y轴方向限制试样转动、倾斜。
进一步的,所述旋转外壳上设有上止板定位槽、与定位销配合的定位孔和支撑杆螺纹孔,用于固定承载试样瓶,实现试样瓶的位置调节;
进一步的,所述托板可在旋转外壳中上下滑动,与定位板共同固定试样;
进一步的,所述定位板中间开有圆孔,试样瓶穿过圆孔;在壳体中滑动的定位板与托板配合实现试样瓶的固定,及试样瓶的中心定位。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杆上加工有螺纹,旋转支撑杆接触试样,可在Y轴方向限制试样转动、倾斜。
进一步的,所述的托板和定位板各自通过固定把手II固定在支架上。
进一步的,所述滑轨与底座之间设有用于锁定滑轨位置的固定把手I。
上述装置的使用方法如下:
将试样瓶置于托板上,托板托起试样瓶穿过定位板,顶紧上止板,用手拧螺钉锁紧托板,然后用定位板向下用力压紧试样瓶,用手螺钉或者把手锁紧定位板,最后旋动支撑杆顶紧试样瓶,防止瓶身侧倾,并抽出上止板,完成试样瓶的定位和固定;拔出定位销,旋转外壳,可获得如下图0度、或45度、90度三个工位,移动滑轨可获得砸瓶盖边沿工位。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实用新型可以快速装夹试样;通过定位装置可实现不同规格试样瓶的测试;且试样瓶在单次装夹可一次做四个工位试验,甚至可实现在一个平面内任意角度的落球测试。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2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图;
图3试样瓶在0度工位时的试验图;
图4试样瓶在45度工位时的试验图;
图5试样瓶在45度工位时的试验图;
图6砸瓶盖边沿工位的试验图;
图中:1.底座,2、滑轨,3、固定把手I,4、支架,5、旋转外壳,6、固定把手II,7、托板,8、试样瓶,9、定位销,10、定位板,11、旋转轴,12、上止板,13、支撑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1、图2所示,一种瓶盖落球试验装置,包括底座1、滑轨2、支架4、旋转测试装置,底座1上设有能直线移动的滑轨2,所述的滑轨2上固定有支架4,所述的支架4内设有一个能在竖直平面内进行360度旋转的旋转测试装置,试验时,将试样瓶8放置在旋转测试装置内进行试验。
进一步的,所述的支架内设置一个旋转轴11,所述的旋转测试装置安装在旋转轴11上,旋转测试装置沿着旋转轴在竖直平面内进行360度旋转;
进一步的,所述的旋转测试装置与支架4间还设有定位销9,用于固定旋转测试装置的角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济南兰光机电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济南兰光机电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103600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