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模拟支点径向载荷的加载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521036338.9 | 申请日: | 2015-12-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5333315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22 |
发明(设计)人: | 高雄兵;饶云松;庞燕龙;于进学;朱剑寒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燃气涡轮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G01M15/02 | 分类号: | G01M15/02 |
代理公司: | 中国航空专利中心 11008 | 代理人: | 杜永保 |
地址: | 621703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模拟 支点 径向 载荷 加载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飞行器设计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模拟支点径向载荷的加载结构。
背景技术
航空发动机承力机匣作静力或刚度部件试验加载时,通常需对支点径向载荷进行模拟,而传统方法中,模拟支点径向载荷的加载结构一般如图1和图2所示。该结构由承力机匣1、第一转接段2、第二转接段3、芯轴4和隔热筒5组成。通过作动筒在芯轴4上加载,芯轴4与转接段2的配合面A传递径向载荷,最终实现支点径向载荷的模拟加载。发现芯轴4和第一转接段2的配合面A为圆形平面,通过芯轴加载时,不仅传递了径向载荷,还传递了弯矩载荷,这与发动机实际工作时,支点只传径向载荷,不传弯矩载荷的情况不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当航空发动机承力机匣部件作静力或刚度试验时,提供一种支点的径向载荷加载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模拟支点径向载荷的加载结构,其包括承力机匣、第一转接段、第二转接段、芯轴、隔热筒和作动筒,通过作动筒在芯轴上加载,再通过芯轴与第一转接段或第二转接段的配合面A传递径向载荷,其中芯轴的端部为球面,从而实现支点径向加载的模拟。
有益效果:提供一种球头加载结构设计,使得承力机匣做静力或刚度部件试验加载时,能对发动机实际工作状态下的支点径向载荷进行模拟。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中实现模拟支点径向载荷的加载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局部放大图;
图3是本发明实现模拟支点径向载荷的加载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的局部放大图。
1-承力机匣;2-第一转接段;3-第二转接段;4-芯轴;5-隔热筒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通过将芯轴4与第一转接段2的配合面由圆形平面修改为球面,从而达到模拟发动机实际工作状态支点径向载荷的目的。本发明结构示意如图3和图4所示。
本发明的加载结构包括承力机匣1、第一转接段2、第二转接段3、芯轴4、隔热筒5和作动筒,通过作动筒在芯轴4上加载,再通过芯轴4与第一转接段2或第二转接段3的配合面A传递径向载荷,其中芯轴4的端部为球面,从而实现支点径向加载的模拟。
本发明将芯轴4的端部设计成球面,使得通过配合面A传递载荷时,只传径向载荷,不传弯矩载荷,实现了承力机匣静力或刚度部件试验加载时,模拟发动机实际工作状态支点径向载荷的目的。
本发明可应用于航空发动机研制工作中的承力机匣部件静力或刚度试验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燃气涡轮研究院,未经中国燃气涡轮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103633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自由状态下车轮力传递函数测试装置
- 下一篇:泵及清洗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