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快速吊挂释放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521036717.8 | 申请日: | 2015-12-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5345341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29 |
发明(设计)人: | 雍利鹏;李明波;杜友民;吕江涛;白新玉;李永亮;胡敦远;孔波;石荣武;常飞;钱万涛;王俊锋;王燕子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航电测仪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4D1/08 | 分类号: | B64D1/08;B64D1/12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200 | 代理人: | 陆万寿 |
地址: | 723007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快速 吊挂 释放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直升机外吊挂运输领域,涉及直升机吊挂货物和释放货物,具体为一种快速吊挂释放机构。
【背景技术】
直升机在受特殊环境限制时,进行外挂运输的起吊和卸载货物作业不能着陆,装载时间需要缩短至最小限度,卸载时间几乎要瞬间完成,实现快速安全地进行垂直补给,需要一种方便快捷的吊挂释放机构来实现快速装卸载货物。
直升机外挂运输在多个领域不断拓展,环境条件越来越恶烈,一种能实现快速装卸载货物的吊挂释放机构显得极为迫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快速吊挂释放机构,该机构实现直升机快速装卸载货物,挂载方便,可靠性、安全性高,不出现意外释放,释放时有效、灵活。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手段:
一种快速吊挂释放机构,包括均设置在壳体内的吊挂机构、锁死机构和释放机构;
所述的吊挂机构包括均铰接在壳体上的挂钩、自传杆、吊板和摇杆;所述的挂钩一端为钩状部且该钩状部伸出壳体外部用于悬挂货物,另一端为挂钩拨片;所述的自传杆一端为挡片,另一端为自传杆拨片,挡片上的弧形槽与挂钩拨片接触,自传杆与挂钩1在外力作用下相互带动绕其对应的轴转动;所述的自传杆拨片与吊板一侧的滚轮接触,自传杆与吊板在外力作用下相互带动绕其对应的轴转动;所述的摇杆一端与吊板另一侧铰接,吊板与摇杆在外力作用下相互带动绕其对应的轴转动;所述的吊板靠近自传杆一侧设置有防止吊板逆时针转动的销钉;
所述的释放机构驱动摇杆转动;
所述的锁死机构包括与挂钩配合的保险扣。
所述的吊板为等边三角形结构,其顶角通过第三轴铰接在壳体上,一个底角上设置滚轮,另一个底角与摇杆铰接。
所述的挂钩为月牙形结构,挂钩通过第一轴铰接在壳体上,悬挂货物时挂钩的钩状部产生逆时针转矩。
所述的自传杆通过第二轴铰接在壳体上,挡片上还设置有防止挂钩拨片滑出弧形槽的凸体;自传杆的自传杆拨片由两个大小不同的弧形结构形成的钩状结构,滚轮设置在钩状结构内。
所述的释放机构为手动机构释放杆、正常电磁释放控制器和抛放弹应急释放控制器中的至少一种。
一种快速吊挂释放机构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当挂钩上吊挂货物后,在货物重力作用下,产生逆时针转矩,挂钩将第一转矩传递给自锁杆,产生顺时针第二转矩,自锁杆再将第二转矩传递给吊板,产生逆时针第三转矩,销钉便向吊板产生顺时针第四转矩,第四转矩与第三转矩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吊板处于平衡状态;同时,吊板向自锁杆传递逆时针第五转矩,第五转矩与第二转矩b大小相等,方向相反,自锁杆处于平衡状态;自锁杆向挂钩传递顺时针第六转矩,第六转矩与第一转矩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挂钩处于平衡状态;
当需要释放所吊挂货物时,释放机构驱动摇杆,产生第七转矩,第七转矩在机构作用下,传递给吊板,产生顺时针第八转矩,吊板便会在第八转矩的作用下,绕第三轴顺时针转动,当滚轮滚出自锁杆后,第五转矩消失,自锁杆便在第二转矩的作用下,绕第二轴顺时针转动,使得第六转矩也消失,挂钩便在第一转矩的作用下,绕第一轴逆时针转动,释放吊挂货物。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的技术效果:
本实用新型一种快速吊挂释放机构由吊挂机构、锁死机构和释放机构组成。挂载方便,可靠性、安全性高,不出现意外释放,释放时有效、灵活。利用吊挂机构,能够方便、快捷的将连接货物的吊索挂入挂钩,保证吊索在非释放情况下不会脱出挂钩;利用锁死机构,能够可靠保持住货物,货物在运输过程中不会出现意外释放情况;利用释放机构,在受到释放驱动时,保证可靠有效释放吊挂货物。
本实用新型的使用方法,操作简单,使用方便,通过转矩及杠杆原理,保证了悬挂货物时的平衡,及释放货物的准确。
【附图说明】
图1吊挂释放机构示意图;
图2吊挂释放机构原理图;图中虚线位置为释放后各机构所处位置。
其中,1为挂钩,2为保险扣,3为壳体,1-1为第一轴,1-2为第二轴,1-3为自传杆,1-4滚轮,1-5为销钉,1-6为第三轴,1-7为吊板,1-8为摇杆,1-9为第四轴;1-10为钩状部;1-11为挂钩拨片;1-12为挡片;1-13为凸体;1-14为自传杆拨片;a、b、c、d、e、f、g、h分别为转矩方向。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以下实施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航电测仪器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航电测仪器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103671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无人飞行器及其电机控制芯片、电子调速器
- 下一篇:警用多功能无人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