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循环利用冷却余热提高助燃风温度的节能窑炉有效
申请号: | 201521037315.X | 申请日: | 2015-12-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5228190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11 |
发明(设计)人: | 管火金;程希如;陶志坚;郑旭东;梁钊林;梁兴强;陈军;彭琳琳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摩德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7D17/00 | 分类号: | F27D17/00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南锋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28 | 代理人: | 罗晓聪 |
地址: | 528251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循环 利用 冷却 余热 提高 助燃 温度 节能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窑炉,尤其是一种循环利用冷却余热提高助燃风温度的节能窑炉。
背景技术
现有卧式窑炉(如辊道窑、隧道窑)的冷却带一般细分为急冷区、缓冷区和尾冷区。其中急冷区为高温烧成后的第一个冷却阶段,缓冷区为第二冷却阶段,尾冷区为第三冷却阶段。烧成结束时,因陶瓷产品内部存在液相可以快速冷却,因此称之为急冷区。陶瓷产品中的二氧化硅在573℃的晶型转换点会发生体积变化且速度较快,容易产生应力而发生开裂,因此在经过急冷区后需要采取缓慢的间接冷却方式,以防止产品开裂。经过缓冷却后的陶瓷产品温度约400℃左右,此区可以直接对产品吹风冷却至出窑温度,以提高生产效率,这个阶段称这为尾冷区或终冷区。尾冷区的热风温度约100℃左右,现有的做法一般是通过烟囱直接排出到大气中,不仅对大气造成热污染,也会增加产品单位能耗。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热量浪费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循环利用冷却余热提高助燃风温度的节能窑炉。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该窑炉包括与尾冷区连通的尾冷抽风罩、尾冷抽热主管、尾冷抽风机,所述尾冷抽风罩用于将窑内的热风送到尾冷抽热主管并与尾冷抽风机入口相连,尾冷抽风机的出口为循环供风管,循环供风管向缓冷区延伸,缓冷区内部设有多支均匀分布的间接冷却支管及与间接冷却支管连接的第一热交换供风管和第二热交换抽风管,所述的第一热交换供风管与循环供风管连通,所述的第二热交换抽风管连接有热交换抽风主管,所述的热交换抽风主管、热交换风机布置于窑体缓冷区,热交换风机的入口为热交换抽风主管,出口设置有通向助燃风机的供风管、通向干燥器的供风管和通向大气的烟囱。
优选地,所述的尾冷抽热主管和热交换抽风主管之间设有手动蝶阀。
优选地,所述的尾冷抽热主管与尾冷区通过尾冷抽风罩连通。
优选地,所述的热交换主管与缓冷区通过热交换抽风罩连通。
优选地,所述的热交换风机还连接有热交换烟囱和余热管接口。
由于采用了上述结构,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循环利用冷却余热提高助燃风温度的节能窑炉窑内尾冷区的热空气经尾冷抽热主管抽出,再经尾冷抽风机、循环风管、热交换风管送到窑内间接冷却的多支间接冷却支管内,通过窑内热空气(600℃~650℃)加热,能将空气加热到180℃以上,再和通过热交换抽风罩抽出来的热空气高温热气混合,温度将超过250℃,此部分空气在热交换风机的作用下,依次通过热交换风管、热交换主管、被送到高助燃风出口处,为下急冷再加热做准备。使热量得到了重复利用,减少了热量的无效排放,提高了能源利用效率。
该方案最大限度的回收了冷却区的热量,尾冷区所有热风从尾冷区抽风罩抽出后通过缓冷区内多支均匀分布的间接冷却支管与缓冷区进行热交换,再与从缓冷区中经热交换抽风罩直接抽出的高温热气混合后进入急冷区再加热后送去烧嘴助燃;这种多级、连续加热的方式不仅将冷却区的热量回收干净,而且提高了助燃风温度,达到节能最大化。此外,缓冷区内所有相邻的间接冷却支管进、出风方向交错、连续布置,其中一根从一端进另一端出,相邻的一根进、出风方向与此相反,以此类推延伸,这样可以减少窑内温差。
与常规的直接使用室内空气进入缓冷区冷却相比,使用尾冷区100℃左右的热风用于缓冷区冷却会更平缓,加上间接冷却方式和间接冷却支管交错布置缩小了此区内部温差,有效避免了陶瓷产品经过缓冷区可能出现的变形和开裂缺陷,提高了产品合格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热交换管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热交换抽风罩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循环利用冷却余热提高助燃风温度的节能窑炉包括与尾冷区1连通的尾冷抽风罩13、尾冷抽热主管2、尾冷抽风机3,尾冷抽风罩13将窑内的热风送到尾冷抽热主管2并与尾冷抽风机3入口相连,出口为循环供风管4,循环供风管4向缓冷区5延伸,缓冷区5设有间接冷却支管6及与间接冷却支管6连接的第一热交换供风管7和第二热交换抽风管8,所述的第一热交换供风管7与循环供风管4连通,所述的第二热交换抽风管8连接有热交换抽风主管9,所述的热交换抽风主管9、热交换风机10布置于窑体缓冷区5,热交换风机10的入口为热交换抽风主管9,出口设置有通向助燃风机的供风管11、通向干燥器的供风管16和通向大气的烟囱1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摩德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东摩德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103731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