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位移传感器安装支架有效
申请号: | 201521037620.9 | 申请日: | 2015-12-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5209459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04 |
发明(设计)人: | 米晓红;张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飞机强度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1B21/02 | 分类号: | G01B2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航信高科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26 | 代理人: | 刘丽萍 |
地址: | 710065***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位移 传感器 安装 支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疲劳试验设备设计,特别涉及一种位移传感器安 装支架。
背景技术
位移传感器在我室试验中使用频率很高,它安装位置的准确是影 响测量数据精准的一个重要因素。有些试验,位移传感器安装位置较 特殊也比较难以安装但又要求测量精准。例如我室目前正在进行的 XX机翼疲劳试验是通过上翼面测量位移,因此在机翼上方搭建工字 梁来安装位移传感器。位移传感器安装在固定架上,然后固定架套在 工字梁上并用螺钉锁紧。
由于位移传感器在使用过程中需要拆下进行计量标定,这种安装 方式在更换位移传感器时较不方便,需将工字梁吊起,取下固定架方 可拆下位移传感器;同时再次安装时传感器的安装位置会有所变化, 需要重新定位,劳动强度高,需要投入大量人力,严重降低劳动效率。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了一种位移传感器安装支架,以解决位 移传感器拆装不方便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位移传感器安装支架,用于将位移传感器固定在固定架上, 包括支架本体,所述支架本体具有第一固定板、第二固定板以及弯折 部,所述第一固定板与所述第二固定板通过所述弯折部连接,所述第 一固定板与位移传感器的第一侧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固定板与所述 位移传感器上与所述第一侧面相邻的第二侧面平行,所述第二固定板 用于与所述固定架固定连接。
可选的,所述第一固定板、第二固定板以及弯折部为一体成型构 件。
可选的,所述第一固定板与所述第二固定板之间呈90°夹角。
可选的,所述第一固定板上开设有至少两个第一连接孔,用于通 过所述第一连接孔与所述位移传感器的第一侧面连接。
可选的,所述第二固定板上开设有至少两个第二连接孔,用于通 过所述第二连接孔与所述位移传感器的第二侧面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本实用新型的位移传感器安装支架结构简单,能够通过第一固定 板与位移传感器的第一侧面固定连接,通过第二固定板与固定架固定 连接,实现将位移传感器与固定架进行固定,使得拆装更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位移传感器安装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位移传感器安装支架的展开状态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位移传感器安装支架使用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 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 进行更加详细的描述。在附图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 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 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 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 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 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 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详细 说明。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 “横向”、“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 “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 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 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 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
下面结合附图1至图3对本实用新型位移传感器安装支架做进一 步详细说明。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位移传感器安装支架,用于将位移传感器 4固定在固定架5上,包括支架本体1。
支架本体1具有第一固定板11、第二固定板12以及弯折部13, 第一固定板11与第二固定板12通过弯折部13连接,第一固定板11 与位移传感器4的第一侧面(参照图1中的A面)固定连接,第二 固定板12与位移传感器4上与第一侧面相邻的第二侧面(参照图1 中的B面)平行,第二固定板12用于与固定架5固定连接。本实用 新型的位移传感器安装支架结构简单、拆装更方便,再次安装不需要 重新定位,且通用性更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飞机强度研究所,未经中国飞机强度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103762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全自动中空玻璃板内充气生产线自动测厚装置
- 下一篇:一种外观尺寸的检测夹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