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开关平稳型隔离开关有效
申请号: | 201521038081.0 | 申请日: | 2015-12-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5159189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4-13 |
发明(设计)人: | 郑向军;周法建;林炜;王淑芹;王文华;李蓓蓓;宋涌涛;史海涛;齐英;李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山东莱阳市供电公司;国家电网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H31/32 | 分类号: | H01H31/32;H01H1/50 |
代理公司: | 烟台双联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7225 | 代理人: | 梁翠荣 |
地址: | 265200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开关 平稳 隔离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隔离开关,尤其涉及一种开关平稳型隔离开关。
背景技术
隔离开关即在分位置时,触头间有符合规定要求的绝缘距离和明显的断开标志;在合位置时,能承载正常回路条件下的电流及在规定时间内异常条件(例如短路)下的电流的开关设备。隔离开关(俗称“刀闸”),一般指的是高压隔离开关,即额定电压在1kV及其以上的隔离开关,通常简称为隔离开关,是高压开关电器中使用最多的一种电器,它本身的工作原理及结构比较简单,但是由于使用量大,工作可靠性要求高,对变电所、电厂的设计、建立和安全运行的影响均较大。隔离开关的主要特点是无灭弧能力,只能在没有负荷电流的情况下分、合电路。隔离开关用于各级电压,用作改变电路连接或使线路或设备与电源隔离,它没有断流能力,只能先用其它设备将线路断开后再操作。一般带有防止开关带负荷时误操作的联锁装置,有时需要销子来防止在大的故障的磁力作用下断开开关。
现有的隔离开关在进行开关操作时不平稳,导致隔离开关在使用的过程中容易出现接触不良的问题,使隔离开关接触的电阻大,这样不但降低了电流的传输效率,还会引起隔离开关出现锈蚀,严重时会损坏设备,因此亟需研发一种在进行开关操作时平稳,不会导致隔离开关在使用的过程中容易出现接触不良的问题,使隔离开关接触的电阻减小,可提高电流的传输效率,并且不会引起隔离开关出现锈蚀,可保护设备的开关平稳型隔离开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已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在进行开关操作时平稳,不会导致隔离开关在使用的过程中容易出现接触不良的问题,使隔离开关接触的电阻减小,可提高电流的传输效率,并且不会引起隔离开关出现锈蚀,可保护设备的开关平稳型隔离开关。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如下措施来达到:一种开关平稳型隔离开关,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底座、扣板、弹簧、拉绳、滑轨、滑块、动触头、右L形固定板、左L形固定板、左绝缘子、静触头、半圆形凸头和右绝缘子;底座上连接滑轨,滑轨上活动连接滑块,滑块上连接有右L形固定板,右L形固定板的左侧连接右绝缘子,右绝缘子的左侧连接有动触头,动触头的左侧连接有半圆形凸头;半圆形凸头的左侧方对应设有静触头,静触头上设有半圆形凹槽,半圆形凹槽与半圆形凸头相配合;静触头的左侧连接左绝缘子,左绝缘子的左侧连接左L形固定板,左L形固定板固定在底座上,左L形固定板设在滑轨的左侧;左L形固定板的右侧铰接扣板,扣板设在静触头的下方,扣板与静触头通过外部包裹有绝缘材料的弹簧连接,扣板的右上端为倒角,扣板的下方连接拉绳。
为了进一步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所述的扣板和拉绳均由绝缘材料制成。
本实用新型同已有技术相比可产生如下积极效果:本实用新型包括滑块、扣板、弹簧、拉绳、滑轨、滑块、动触头、右L形固定板、左L形固定板、左绝缘子、静触头、半圆形凸头和右绝缘子等,当需要闭合隔离开关时,可带动右L形固定板向左滑动,且扣板的右上端设有倒角、左上角没有倒角,可以把动触头紧紧扣住,使半圆形凸头与半圆形凹槽紧密接触。当需要断开开关时,向下拉动拉绳将动触头与静触头分离,动触头在滑块的作用下向右移至原来位置,再松开拉绳,扣板在弹簧的弹力作用下回到初始位置。本实用新型在进行开关操作时平稳,不会导致隔离开关在使用的过程中容易出现接触不良的问题,使隔离开关接触的电阻减小,可提高电流的传输效率,并且不会引起隔离开关出现锈蚀,可保护设备。且扣板和拉绳均由绝缘材料制成时,能够极大的提高安全度和可靠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的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山东莱阳市供电公司;国家电网公司,未经国网山东莱阳市供电公司;国家电网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103808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