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生物有机肥发酵翻抛机有效
申请号: | 201521038485.X | 申请日: | 2015-12-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5295177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08 |
发明(设计)人: | 伍祖文;王岩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恒丰肥业有限公司;郑州大学 |
主分类号: | C05F17/02 | 分类号: | C05F17/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274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生物 有机肥 发酵 翻抛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肥料制作设备,更具体的说,本实用新型主要涉及一种生物有机肥发酵翻抛机。
背景技术
有机肥是指含有有机物,既可以向农作物提供多种无机养分和有机养分,又能培肥改良土壤的一种肥料。在我国长期使用化学肥料,有机肥不足,各种养分比例失调,导致农田生态环境,土壤微生物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产品的安全。其他西方国家在使用有机生物有机肥已经达到用肥的50%以上,我国在有机肥的生产和使用上呈连年上升趋势,市场前景广阔,已然成为新一轮的新兴产业。我国有2000多个县,农作物播种面积20多亿亩,年用化肥1.4亿万旽,而我国的化肥生产严重不足,都要依赖进口填补。这样无形为新型肥料带来了很大的市场空间,在绿色食品安全上国家大力提倡无公害农产品,在制定政策上予以大力扶持。依据以上市场需求和市场人工生产环境,市场成本竞争,在生产有机肥的环节中,无形需求靠近自动化设备加工来保证;而目前用于生产有机肥的设备多为手动操作,尤其是发酵翻抛设备,手动翻抛的方式严重影响了有机肥的发酵效果,且降低了有机肥的生产效率,因而有必要针对有机肥发酵时的自动翻抛设备进行研究和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之一在于针对上述不足,提供一种生物有机肥发酵翻抛机,以期望解决现有技术中有机肥翻抛设备作业效率低下,且翻抛不彻底造成有机肥的发酵效果不佳,影响生物有机肥的生产效率等技术问题。
为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生物有机肥发酵翻抛机,所述翻抛机包括翻抛机构、小车移动机构与大车移动机构,所述翻抛机构包括铣盘,所述铣盘安装在中轴上,所述中轴与第一减速电机的动力输出端动力连接,用于由第一减速电机带动铣盘进行正反转动;所述小车移动机构中包括小车体,所述小车体上设有铣盘座,所述铣盘安装在铣盘座上,所述小车体上设有小车轮,所述小车轮置于轻轨上,所述轻轨置于大车体上;所述小车体还通过第一传动机构与第二减速电机的输出端动力连接,用于由第二减速电机通过第一传动机构带动小车体在轻轨上往复移动;所述大车移动机构中包括大车体,所述大车体上设有大车轮,所述大车轮置于直线导轨上,所述直线导轨与轻轨的延伸方向在纵向上相互交叉,所述大车体还通过第二传动机构与第三减速电机的输出端动力连接,用于由第三减速电机通过第二传动机构带动大车体在直线导轨上往复移动。
作为优选,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第一减速电机、第二减速电机与第三减速电机均包括伺服电机,所述伺服电机均接入可编程逻辑控制器,用于由所述可编程逻辑控制器控制第一减速电机、第二减速电机与第三减速电机的启停与正反转。
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直线导轨与轻轨均为相互平行的两条,且两条直线导轨置于相互平行的两条横梁上,所述两条横梁之间还设有端梁。
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端梁也为两条,且分别置于两条横梁的端部,所述端梁与横梁均置于支承墙体上。
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的铣盘的上还安装有附罩,所述附罩置于铣盘外弧面的正上方。
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的第一传动机构包括卷筒与钢索,卷筒安装在小车体上,且卷筒与第二减速电机的输出端动力连接,钢索缠绕于卷筒上,钢索的两端分别固定于各自的移动支架上,移动支架安装于端梁上。
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第二传动机构包括第一链轮、第二链轮与链条,所述第一链轮安装于第三减速电机的输出轴上,所述第一链轮通过链条与第二链轮动力连接,所述第二链轮通过传动轴带动大车轮转动。
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大车体上还设有大车支架,所述大车支架置于直线导轨以外的横梁上方。
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第一减速电机的输出轴上也安装有第三链轮,所述第三链轮通过链条与铣盘中轴上的第四链轮动力连接。
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铣盘为多个呈中心发散状、且开口朝同一方向的翻抛料斗构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恒丰肥业有限公司;郑州大学,未经广东恒丰肥业有限公司;郑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103848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