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圆棒转移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1038794.7 | 申请日: | 2015-12-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5328031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22 |
发明(设计)人: | 朱燕津 | 申请(专利权)人: | 爱彼思(苏州)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G25/02 | 分类号: | B65G25/02 |
代理公司: | 南京纵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24 | 代理人: | 董建林 |
地址: | 215163 江苏省苏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转移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圆棒物料处理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圆棒转移装置。
背景技术
圆棒从磨床出来后,通过机构定位,移栽带动圆棒在激光测径仪上检测,检测完成后,放到后端送圆棒机构上,通过皮带线送到下一工位,进行攻丝处理,制作出螺纹。上述过程需要完成圆棒的外径检测和移栽等机械动作。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的圆棒转移装置。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圆棒转移装置,包括:设有轨道的夹具组件,及通过夹具组件衔接的两个输送机构,两个输送机构分别为第一输送机构和第二输送机构,所述夹具组件包括架体和设置在架体上的若干个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输送机构和所述第二输送机构均包括若干个输送辊,所述轨道上设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与所述架体通过导柱导套结构连接,若干个所述夹具位于同一直线上,所述夹具上设置相互配合的固定端和转动端,所述转动端通过转轴铰接在架体上。
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输送辊周向设置有环绕自身一圈的输送槽。
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同一个输送机构上的所述输送辊中,至少有一个输送辊连接电机。
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转轴通过弯臂与一夹持气缸连接,所述弯臂一端固定连接转轴,所述弯臂另一端铰接夹持气缸。
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弯臂为L字形结构。
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同一个输送机构上的输送辊均位于同一条直线上。
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架体和所述固定板之间还设有升降气缸,所述升降气缸运动方向与所述导柱轴向平行。
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固定板还连接有一个移动模组,所述移动模组与所述轨道平行。
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移动模组为设置电机的丝杆。
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架体设有三个相间设置的夹具。
本实用新型解决了背景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实用新型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每个输送机构均通过四个输送辊对圆棒进行输送,且首尾两个均通过电机驱动主动旋转,中间两个被动旋转,这样圆棒便能够在输送槽内被驱动向前移动。
(2)两个输送机构相互靠近,两者之间设置激光测径仪或外观检测CCD等检测装置,对圆棒进行检测。
(3)夹具组件通过移动模组的作用可以在两个输送机构和检测装置三者之间移动,升降气缸和导柱导套可以辅助夹具升降,将圆棒从输送机构上取下或放到输送机构上。
(4)夹持气缸通过弯臂的导向作用,可以将气缸杆的伸缩运动转化成转轴的旋转运动,进而驱动转动端实现夹具开合。
(5)同一个输送机构上的输送辊均位于同一条直线上,这样可以实现多个夹具同时对同一根圆棒的夹持。
(6)输送槽的结构能够保证圆棒只能够在输送机构上沿其轴向运动,但是不会发生滚动。
(7)夹具之间相间设置,这样相对于传送带的好处就是,相邻两个夹具之间存在间隙,检测装置可以对圆棒周向进行全面测量,不会有侧面被遮挡。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的立体结构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的带有夹具的架体的立体结构图;
图中:1、第一输送机构,2、第二输送机构,3、输送辊,4、输送槽,5、轨道,6、架体,7、固定板,8、导柱,9、导套,10、夹具,11、固定端,12、转动端,13、转轴,14、弯臂,15、夹持气缸,16、升降气缸,17、移动模组,18、圆棒。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实用新型有关的构成。
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圆棒转移装置,包括:设有轨道5的夹具10组件,及通过夹具10组件衔接的两个输送机构,两个输送机构分别为第一输送机构1和第二输送机构2,夹具10组件包括架体6和设置在架体6上的三个夹具10,第一输送机构1和第二输送机构2均包括四个输送辊3,轨道5上设有固定板7,固定板7与架体6通过导柱8导套9结构连接,三个夹具10位于同一直线上,夹具10上设置相互配合的固定端11和转动端12,转动端12通过转轴13铰接在架体6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爱彼思(苏州)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未经爱彼思(苏州)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103879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