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特高压防振锤有效
申请号: | 201521041693.5 | 申请日: | 2015-12-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5212387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04 |
发明(设计)人: | 王宝东;于志帅;赵霞;王艳红;娄志超;谢京伟;刘哲;云霄男;王磊;才大元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平线路器材厂 |
主分类号: | H02G7/14 | 分类号: | H02G7/14 |
代理公司: | 沈阳维特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21229 | 代理人: | 屈芳 |
地址: | 136000 ***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压 防振锤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特高压防振锤,属于电力工程设备领域。
背景技术
我国多条架空输电线路所采用的防振锤脱离其安装位置,从而失去了防振 作用,输电线路在这种条件下长期运行,导线将在振动应力下产生断股、断线, 严重影响输电线路的安全运行,导线上安装防振锤能够有效解决以上问题的出 现。伴随着我国特高输电线路的建设的不断增多,大截面导线在线路中的不断 应用,对防振锤的性能有了新的更高的要求,适用于大截面导线的同时具有较 强的防晕性能的防振锤的需求也越来越明显。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特高压防振锤,该防振锤在 输电线路中应用,对安装的导线具有较强的握着力,不会因导线的长期振动而 使其脱离安装位置,具有更加可靠的防振作用,充分保障架空输电线路的安全 运行,同时其具有较高的自身防电晕性能,因此更好的适用于特高压输电线路 上的应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特高压防振锤,该防振锤包括钢吊索,线夹,锤头,套管;所述线夹 包括销轴,线夹压盖,线夹主体,螺栓,螺母,平垫圈,弹簧垫圈及橡胶垫, 所述线夹压盖的线槽上设有凸起A,线夹主体的线槽上设有凸起B,所述线夹主 体下端设有孔,所述锤头上设有锥形孔;所述钢吊索两端通过套管与锤头上的 锥形孔铆压连接,所述钢吊索穿过线夹下端并通过孔与线夹固定,所述线夹主 体的上端和线夹压盖的上端采用销轴铰接,所述线夹压盖与线夹主体分别通过 凸起A和凸起B以及橡胶垫与安装有导线的橡胶压合后,通过销钉挡住压板,从 而握紧导线,然后所述线夹主体上的螺栓与螺母通过平垫圈与弹簧垫圈与线夹 压盖固定。
进一步地,所述锤头端部为圆弧形状,过渡圆滑。
进一步地,所述锤头端部上半部与下半部分为非对称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孔的形状、尺寸与所述钢吊索相配合。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防振锤能够有效地抑制架空输电线路中导线的微风振动,实 现了大截面导线安装及特高压金具自身防电晕性能的要求,具有结构新颖独特、 工作性能稳定可靠、操作省力简便易行、效益可观、方便运输、适合行业大力 推广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线夹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线夹主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的I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线夹压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5的A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7本实用新型锤头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 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 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如图1-7所示,一种特高压防振锤,该防振锤包括钢吊索1,线夹2,锤头 3,套管4;所述线夹2包括销轴5,线夹压盖6,线夹主体7,螺栓8,螺母9, 平垫圈10,弹簧垫圈11及橡胶垫12,所述线夹压盖6的线槽上设有凸起A15, 线夹主体7的线槽上设有凸起B16,所述线夹主体7下端设有孔13,所述锤头 3上设有锥形孔14;所述钢吊索1两端通过套管4与锤头3上的锥形孔14铆压 连接,所述钢吊索1穿过线夹2下端并通过孔13与线夹2固定,所述线夹主体 7的上端和线夹压盖6的上端采用销轴5铰接,所述线夹压盖6与线夹主体7 分别通过凸起A15和凸起B16以及橡胶垫12与安装有导线的橡胶压合后,通过 销钉挡住压板,从而握紧导线,然后所述线夹主体7上的螺栓8与螺母9通过平 垫圈10与弹簧垫圈11与线夹压盖6固定。
进一步地,所述锤头3端部为圆弧形状,过渡圆滑。
进一步地,所述锤头3端部上半部与下半部分为非对称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孔13的形状与尺寸与所述钢吊索1相配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平线路器材厂,未经四平线路器材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104169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